2015年四川省攀枝花七中高考化学一诊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O、H2SO4、NaHCO3、碘酒均属于化合物B.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C.合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熔点比成分金属低D.计算机芯片、太阳能电池、石英钟表主要材料均为SiO2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与化学键的知识叙述错误的是()A.在周期表中过渡元素可作为催化剂B.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结合C.常温常压下,相同体积的O2和O3具有相同的分子数D.F2、Cl2、Br2、I2共价键逐渐增强,熔点依次升高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编号实验操作A测定次氯酸钠的pH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B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C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快速流出D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将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后,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继续放出下层液体A.AB.BC.CD.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101kPa下,1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285.8kJ•mol﹣1B.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CO32﹣、K+、SO42﹣、Cl﹣在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C.浓度均为0.lmol•L﹣1Na2CO3和NaHCO3混合液中:c(Na+)=2[c(CO32﹣)+c(HCO3﹣)+c(H2CO3)]D.在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中,5molFeS2发生反应,有14mol电子发生转移5.氢镍电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镉污染的镉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总反应为H2+NiO(OH)Ni(OH)2.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池放电时,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B.电池放电时,H2是正极C.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氧化D.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增大6.可逆反应aA(g)+bB(g)⇌c(g)+dD(g);△H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规律的是()A.a+b>c+dT1<T2△H<0B.a+b>c+dT1<T2△H>0C.a+b<c+dT1>T2△H<0D.a+b>c+dT1>T2H>07.已知:25℃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B.25℃时,Mg(OH)2的悬浊液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C.25℃时,Mg(OH)2固体在20mL0.01mo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mL0.01mol•L﹣1NH4Cl溶液中的Ksp小D.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成为MgF2二、非选择题(包括4个小题,共58分):8.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A、B、C、D、E,其中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元素,B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D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的电子,E的原子序数为29.回答下列问题(所有元素均用元素符号表示):(1)B2A2分子中B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1molB2A2含有σ键的数目为.(2)B、C、D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为:,E元素基态原子简化电子排布式为:.(3)化合物CA3的沸点比化合物BA4的高,其主要原因是.(4)元素B、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元素C、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互为等电子体,元素C、D形成化合物的分子式是.(5)元素E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是,测得其晶胞边长为acm,则该晶体密度为g/cm3它可与浓盐酸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只生成配合物HnE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9.如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上图回答问题:(1)F的化学名称是.(2)B的分子式是.A的结构简式是.反应①④的反应类型分别是,.(3)反应②、③的化学方程式是,(有机化合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4)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个.(ⅰ)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ⅱ)与B有相同官能团(ⅲ)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写出其中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