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1、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按照现代科技观点,该文中的“气”是指()A.脱落酸B.乙烯C.生长素D.甲烷2、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B.异丙苯的一氯代物共有6种C.可用溴水鉴别异丙烯苯和异丙苯D.异丙苯是苯的同系物3、—定条件下,乙烯和氢气可发生加成反应。现有1L乙烯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完全反应后体体积变为n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若反应前的1L混合气体中乙烯的体积分数为m%,则下列m和n的关系一定不正确的是()A.n=m%B.n=1-m%C.n=1-m%<0.5D.n=m%=0.54、柠檬烯是一种天然的功能单萜,在食品中作为香料添加剂被广泛使用,其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A.1mol柠檬烯完全燃烧消耗12mol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和丁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D.—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5、已知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的烃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现有分子式为的某烃,该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该烃的结构有()A.3种B.4种C.5种D.6种6、已知甲苯能使酸性溶液褪色,但与溴水不反应,现有己烯(液态,性质类似于乙烯)、苯、甲苯三种无色液体,下列试剂能将这三种无色液体鉴別开来的是()A.酸性溶液B.溴水C.NaOH溶液D.酸性溶液和7、如图是网络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它是由苯及其衍生物配以相应的表情、文字组成的。下列关于苯的说法正确的是()A.苯通常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气体B.苯中含有单、双键交替的结构C.该分子中12个原子全部在一个平面上D.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的原理相同8、常温下,溴苯是不溶于水的液体,且不与酸、碱反应,可用如图装置制取(主反应为放热反应),制取时观察到烧瓶中有大量红棕色蒸气,锥形瓶中导管口有白雾出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备溴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锥形瓶中导管口有白雾出现是因为HBr极易溶于水C.装置图中长玻璃导管仅起导气作用D.溴苯中溶有少量的溴,可用NaOH溶液除去9、下列物质中,既能因发生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溶液褪色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D.①②④10、如图是某种有机物分子的模型图。图中的“棍”代表单键或双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三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下列对该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B.该有机物的分子中一定有C=C键C.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D.该有机物可以由乙烷和氯气取代制得11、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p、b、d的一氯代物分别有2种、3种、4种C.b、d、p中只有b、p能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液反应D.b、d、p中只有p分子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12、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24L(标准状况下)苯在中完全燃烧,得到0.6个分子B.1mol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为6C.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氢原子数为2D.78g苯中含有C=C键的数目为313、已知苯能发生如下转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①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与水混合,水在下层B.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C.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烃D.反应④中1mol苯最多与3mol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中含有三个碳碳双键14、从煤和石油中可以提炼出化工原料A和B,A是一种果实催熟剂,它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是一种密度比水小的油状液体,B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回答下列问题:(1)A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A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A分子组成相差一个原子团的A的同系物C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3)在碘水中加入B振荡静置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4)B与浓硫酸、浓硝酸在50~60℃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某含苯环的化合物A,其相对分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