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通史贯通限时:60分钟总分:66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9山东济宁二模)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批准了共产党发起,并协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民主人士召开新政协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全会决议指出:“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在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以后,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必须强化。”由此可见,中共七届二中全会()A.对建立新型政权作出重要论断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为新的执政党C.开创了中国新型政治协商制度D.得到中国各政党的广泛拥护答案A题干中“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在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以后,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必须强化”,表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对建立新型政权作出重要论断,故选A项。中国共产党成为新的执政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B项。开创了中国新型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排除C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并没有得到当时中国所有政党的拥护,排除D项。2.(2019广西桂林一模)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我国()A.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B.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C.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D.仅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答案B材料中1982年宪法对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进行社会保障,同时也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而2004年宪法则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说明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故选B项。材料体现了两部宪法中关于社会保障的内容,而非法制建设的内容,因而不能体现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排除A项。材料中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说明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随经济发展而上升,排除C项。由材料中1982年宪法内容可知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及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公民均能享受社会保障,说明社会保障不仅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排除D项。3.(2019江西上饶二模)20世纪50年代,美国驻香港总领事动员和策划内地赴港流亡知识分子创作大量文学作品,主题主要是华人青年丧失革命信仰、“流亡者”逃离内地投奔“自由世界”这两类,如张爱玲的《秧歌》《赤地之恋》。这种现象说明()A.中美意识形态对立扩展至文化领域B.两大阵营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C.“一边倒”政策加剧美国对华敌视D.思想文化宣传成为冷战的主要手段答案A通过题干中的时间点“20世纪50年代”及“主题主要是华人青年丧失革命信仰、‘流亡者’逃离内地投奔‘自由世界’这两类”,可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美意识形态的对立扩大到了文化领域,故选A项。“两大阵营”指的是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而题干中只是提及了中国和美国,排除B项。材料中的现象与“一边倒”政策无关,排除C项。“冷战”的手段主要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而非思想文化方面,排除D项。4.(2019广东深圳二模)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应邀访问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今埃及)、索马里等非洲十国,就国际局势、不结盟运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经济援助与合作等事宜进行了近两个月的交流。这一系列的外交活动()A.促进了“求同存异”思想的形成B.有利于改善新中国的外交环境C.标志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舞台D.推动社会主义阵营力量的壮大答案B材料中中国对非洲十国进行访问,有利于中非外交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使中国获得更多非洲国家的支持,因而有利于改善新中国受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孤立的外交环境,故选B项。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发生,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舞台,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埃及、索马里等非洲国家均非社会主义国家,因而中国加强与这些非洲国家的外交联系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壮大无关,排除D项。5.(2019广东广州二模)1950—1952年江西省国家粮食采购量占产量及上市量比重(单位:万公斤)。年度粮食产量(原粮)采购量折合原粮数量占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