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辽宁省本溪市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辽宁省本溪市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17
辽宁省本溪市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17
辽宁省本溪市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17
辽宁省本溪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人过节的时候供上祖宗的牌位,不仅有缅怀先祖的情感,还有落叶归根的思想。“他乡遇故知”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人追忆往事、珍爱传统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形成主要归因于下列哪种因素A.西周的宗法制B.儒学的伦理道德C.理学的天理思想D.道家的无为思想【答案】A【解析】本题题目中涉及了缅怀先祖、落叶归根等相关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与中国传统宗法制有关,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不是对祖先缅怀崇拜的主要因素,故排除;C选项、D选项这一层面的内容,故排除。2.在汉字中,“鼎”可以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青铜器的鼎盛时期是在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是商朝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因此“鼎”被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至少应追溯到商周时期,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至少应追溯到”的要求不符,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商周时期的青铜冶铸业3.山东省简称齐鲁,起源于A.远古传说B.西周分封C.甲骨文记载D.古代地名【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当前中国很多省份的简称都是与西周时期分封制有关。山东省在西周时期属于鲁国和齐国的封地,因此被称为齐鲁大地,故本题选择B选项。A、C、D选项都不符合历史事实。4.西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实行宗法制。然而血缘关系的纽带在几代之后就会松弛和疏远,这在政治上带来的最主要的不利影响是A.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生自灭B.权力世袭制度逐渐消亡C.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关系逐渐失控D.贵族普遍转为庶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西周在政治制度上主要是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建立的血缘关系是维系分封制稳定的一个条件,一旦血缘关系淡薄,分封制的统治就会受到威胁。因此就会使中央的权力受到削弱。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5.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论语》。当时宫廷的舞乐队,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季氏只能用四佾,却用了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诸侯势力强B.周王室势力衰微C.分封制趋于崩溃D.诸侯与周天子有同等政治地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周朝分封制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季氏只能用四佾,却用了八佾”、“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材料信息,从本质上看,材料揭示了东周时期分封制走向崩溃,从而出现了题干所示现象,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不属于本质问题,排除;B项本身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D项“同等的政治地位”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周朝政治制度·分封制及其瓦解6.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A.自然的崇拜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D.因功得到的封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可知,“商”姓来源于因功得到的封地。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商鞅7.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而诸侯六排、大夫四排。后来鲁国大夫季氏越级用六十四人在庭院奏乐舞蹈,孔子非常愤怒:“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反映了A.西周贵族的家庭文化生活B.西周社会的生活礼仪C.孔子对贵族生活的关注D.周朝生活礼仪的政治色彩【答案】D【解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辽宁省本溪市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