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下的“三合三主三探”教学模式研学案课题《游山西村》时间2019年月日执教老师凌燕梅学习者学习目标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及过往的学习方法了解诗句大意。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诗人情感变化。3、拓展课外富有哲理的诗句,学习积极的人生态度,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重点与难点1、了解诗句大意,感受诗人情感变化。2、理解富有哲理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并联系生活实际获得启示。研学过程研学方法提示学习方式学习效果评价课前研学知识链接:1、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内容极为丰富。有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也有的描写田园风光,清新自然。《关山月》、《书愤》、《示儿》等,均为世人所传诵。学习任务: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字音。用/标出节奏。2、借助工具书等学习古诗的方法先试着理解古诗意思,如果遇到疑难问题,请做好标记。3、查阅作者陆游的有关资料。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包含什么哲理?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边读边思考。亲子阅读,注意提取有效信息查工具书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理解诗意。亲子合作生生合作家长评价小组评价课中拓展探究任务一:感悟诗韵1、我给大家介绍陆游这位伟大的诗人。2、我能按节奏给大家朗诵古诗。3、自由读诗,大体说说诗句写了什么内容?4、小组内交流诗句意思,小组汇报诗意。(理解诗意方法如:a借助注释b联系上下文c联系课文插图d了解作者写作背景e抓关键词f想象画面g联系生活实际……)任务二:品悟诗境1、研学问题:诗人这一趟山西村之游心情怎样?默读古诗,想想诗人的情感发生怎样的变化,从哪里看出来。2、小组内互学交流并汇报。任务三:领悟诗理1、重点赏析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你们也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吗?从那件事中,你明白到了什么道理?任务四:思悟诗情1、朗读并积累拓展诗词。根据节奏朗诵全诗。聆听互助,解决疑难。从学习目标出发,确立研学问题联系诗人写作背景领悟诗中包含的道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我评价小组评价遥看云木秀,初疑路不通;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唐朝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宋朝王安石《江上》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宋朝强彦文2、体会情感。任务五:迁移情感1、小练笔:如果你穿越时空,偶遇到了陆游,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2、熟读成诵,采取不同方式背诵。想象练笔,树立民族自信。熟读成诵师生学习教师评价课后延伸1、背诵《游山西村》后四节。2、搜集并积累哲理的诗文,推送学习平台分享。收集资料拓宽视野亲子合作家长评价学生评价自我总结这节课我得了颗星。这节课我的收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