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王湾王湾(约693年-约751年),字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先天年间(712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后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王湾“词翰早著”,现存诗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一、作者简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蕴含着这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想要看得更远,那么必须要站得更高。今天我们就要来学另一首千古传颂的哲理诗《次北固山下》。二、情景导入三、《次北固山下》原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律诗共八句,可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注释次: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暂时停宿。客路:旅途行舟:乘船前行绿水:长江前:向前航行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夜将尽而未尽的时候边:唐代口语,义同“处”,泛指某处五、译文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六、诗歌赏析1、这是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品;体例上属于诗,内容上属于之作。唐律思乡2、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顺利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六、诗歌赏析3、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新的东西是挡不住的,人应对生活乐观,积极向上。4、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鸿雁传书”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从江苏镇江市北寄向河南洛阳向西北方向六、诗歌赏析5、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________的情怀。客游他乡思念故乡6、全诗共有四联,选取你最喜欢的一联,说说它好在哪里。①喜欢“首联”。喜欢在青山绿水中泛舟的感觉。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六、诗歌赏析6、全诗共有四联,选取你最喜欢的一联,说说它好在哪里。②喜欢“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风正一帆悬”,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六、诗歌赏析6、全诗共有四联,选取你最喜欢的一联,说说它好在哪里。③喜欢“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喜欢太阳从天际徐徐升起的意境。(早起的诗人举目东望,只见江天一色,一轮红日从东方江海相接的地平线上慢慢升起,却见西边天幕上的夜色尚未完全褪去;早上升起的海日预示着新的一年正在开始,春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脚步,悄悄渡江北上走进了旧年。“生”和“入”的选用,把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的。六、诗歌赏析6、全诗共有四联,选取你最喜欢的一联,说说它好在哪里。④喜欢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喜欢广袤无垠,一望无际的意境。诗人看着眼前的“平潮、悬帆、海日、江春”,不由得萌发出一个美好的想法:我写上一封书信让那北归的鸿雁捎给洛阳的家人,让他(她)们也知道我此时此地的心情吧。尾联不仅与首联相照应,也使诗中客观景物全着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原本自然之景物也就有了人的灵性,向人们诉说着诗人心中的美好感觉和愿望。六、诗歌赏析7、“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_______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