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离子反应2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本周教学内容离子反应——2二.教学目的1.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3.会判断溶液中离子是否大量共存三.重点、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及溶液中离子是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四.知识分析引:为什么会有离子反应?什么样的反应是离子反应?(一)离子反应:分析下列反应的实质,填入表格空白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组成反应物的微粒参加反应的(微粒符号)微粒种类、、、离子、、离子和原子、、离子和分子像这样,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为离子,在反应的实质上是离子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有关概念的说明:1.离子反应中,并不一定所有的反应物都以自由移动的离子参加反应,至少有一种即可,如第3个反应。2.在中学阶段,离子反应研究的主要是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行为,像这样的反应,虽然反应物和都是由离子构成的,但由于反应时参加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对这样的反应不研究。3.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是以化学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中是否有离子为标准而划分的反应类型;若以电子转移、化合价升降的观点来看,离子反应既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又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4.同种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在一种条件下是离子反应,在另一种条件下就不一定是离子反应。例如:非离子反应离子反应(二)离子方程式对于离子方程式的涵义,最好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理解,见书P15实验1—2当与混合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只是电离出来的、和电离出来的、等的混合。当溶液与溶液混合时,电离出来的和电离出来的都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而电离出来的与电离出来的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难溶的白色沉淀,所以说,这个反应的实质是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书写离子方程式,要按照“写、改、删、查”的四个步骤依次进行,下面以溶液与溶液的反应为例进行解析。第一步,写: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这是写好离子方程的必要条件,所写化学方程式必须符合题意要求和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规律,切忌粗枝大叶或随意臆造。第二步,改:把易溶于水并且易电离的反应物、生成物改写成离子形式,难溶或难电离以及气态、单质的反应物、生成物仍用分子式表示。第三步,删:删去方程式两边没参加反应的离子注意:有的离子全都没参加反应,要全部删去,也有的离子是一部分没参加反应,另一部分参加了反应,只删去不参加反应的部分,保留参加反应的部分。第四步,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离子的电荷数(正电荷或负电荷)是否相等。注意:离子方程式既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又符合电荷守恒定律。对离子方程式进行检查时,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如的错误之一,就是违背了电荷守恒定律。3.有关说明:(1)只有离子反应才能写离子方程式。(2)初学者一定要按上述步骤进行操作,熟练者可目测心想,简便、快速地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但实际上还是离不开这四个步骤。(3)要利用课本中附录Ⅱ并配合练习,熟记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及强、弱电解质的物质类别。(4)对于微溶物的处理有两种情况:a.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稀溶液),应写成离子的形式。如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b.当微溶物处于浊液或固态时,应写成化学式,如石灰乳中加入溶液(三)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规律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1.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1)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与、与、、、、、等不能大量共存。(2)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与、、、等生成弱酸;与、、等生成弱碱;与生成水,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如、、、等)与还原性离子(如、、、等)会在溶液中(特别是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注意:与可共存。(5)形成络合物:如与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2.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1)溶液无色透明,则肯定不存在有色离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