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与信任》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诚实与信任》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记叙“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纸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的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课文共11个自然段,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3段:一(1-3)我深夜驱车回家,撞碎了小红车的反光镜后,在小红车上留下了字条。二(4-10)写我和小红车主人在电话中相互表示歉意和感谢,表现了讲究诚实和信任的人间真情。第三段(11)写小红车主人的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语句朴实,但字里行间洋溢的人间真情却感人至深。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技能目标: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内容。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体味其中的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色。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重点段落的投影片、投影仪四、教法、学法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但人物的言行非常感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中年级学1生的特点,教学时,我以读为本,以读生情,让学生自主感悟,合作探究,品词析句,获得启迪。在“我”与小红车主人的“打电话”这部分内容,我给学生适度的时间与“文本”对话,诵读、感受、理解、欣赏课文,从而感悟出诚实和信任的可贵。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学会读书。通过学生的读、想、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我设计了指名读、范读、品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五、教学过程(一)颂童谣,引入课文师生打拍子朗诵一首关于诚实与信任的童谣。引入课文的题目。(二)初读课文,了解事故发生的过程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课文围绕诚实与信任写了一件什么事?3、检查生字词。(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检查吗?)出示第一组词语:驱车、布鲁塞尔、能见度、碰碎(1)练习读准词语。碎字的写法、词语的解释。(2)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不理解的词语(3)你能用上“因为……所以……”把这些词连成一句话吗?联系课文内容试试看。(这就是故事的起因)4、出示第二组词语:故障超出、厘米、毕竟、责任①练习读准词语②把第二组词放入课文中读一读,看看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故。③明明是小红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才会造成这次事故,为什么“我”会认为事故的责任在“我”,而且留这张纸条是“应该的”呢?(引2导学生讨论,体会“我”的诚实)④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在字条上写些什么呢?本环节的设计旨在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复习留言条的写作格式.5、你发现刚才我们说的这一段话其实就是文中哪几小节的内容?对,文中1—3小节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故事,这就是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设计意图:以上这个教学环节,既有选择地检查了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又进行了语言训练,概括了段意,理清了脉络。这样的“词块教学”给了学生多角度运用词汇的机会,使词语不再静止地躺在书上,而是“活”了起来。(三)分角色学习第二部分1、重点指导读好第二段对话部分。男生读我,女生读小红车主人的话2、同桌分角色练习。指名一对同桌读。要求:其他同学用心听,假如听出错误请耐心听完再指出来教师指导怎样才能读好人物对话:(1)读对话要注意边读边揣摩说话人的心情,这一点尤其重要;(2)读对话时不能纯粹把它当作读书,应像平时说话一样读,这样更真实、生动。(3)带着表情读。读书能读得有表情,肯定能把书读好!3、学习别人的宝贵经验,带着这些经验同桌两人交换角色再来练读这段对话。4、教师提问:小红车主人打电话来为了什么(板书:感谢)我的诚实与信任表现在哪里?我的诚实与信任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