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24氮和氮的氧化物大气污染一、NO、NO2的性质1.下列关于NO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NO是红棕色气体B.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C.含等质量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D.NO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NO的性质,要注意分清NO与NO2性质的差异。答案:C2.农业上有一句俗语“雷雨发庄稼”,该过程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正确的是()A.N2+2O22NO2B.3NO2+H2O2HNO3+NOC.2NO+O22NO2D.HNO3与土壤中的矿物作用生成硝酸盐解析:在放电条件下,N2和O2反应生成NO,不是NO2。答案:A3.在NO2与水的反应中,NO2的作用是()A.还原剂B.氧化剂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解析:在反应3NO2+H2O2HNO3+NO中,NO2中N的化合价为+4价,与水反应后,HNO3中N为+5价,NO中N为+2价,所以在该反应中,NO2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答案:C4.关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都是无色、有毒的气体,且都可用NaOH溶液吸收以消除对空气的污染B.二氧化硫与过量的二氧化氮混合后通入水中能得到两种常用的强酸C.两种气体都具有强氧化性,因此都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D.两种气体溶于水都可以与水反应,且只生成相应的酸解析: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都是酸性氧化物,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SO2能与有机色质发生化合反应。二氧化硫不具有强氧化性。答案:B二、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5.将15mLNO和15mLNO2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置水槽充满水的试管中,最后在试管中能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A.20mLB.15mLC.10mLD.5mL解析:本题涉及的化学反应为3NO2+H2O2HNO3+NO,15mLNO2溶于水生成5mLNO,故最后在试管中收集到20mLNO。答案:A6.(1)如右图所示,用仪器A、B和胶管组成装置收集NO气体(仪器A已经经过气密性检验;除水外不能选用其他试剂)。正确的操作步骤是。(2)将一个充满NO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然后向试管中通入一定量的O2,试管中恰好充满水,则通入的O2与原NO气体的体积比为。假设生成的溶质不向外扩散,且为标准状况,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为。解析:(2)设试管的容积为1L,生成的溶质HNO3的物质的量为x。4NO+3O2+2H2O4HNO344molxx=mol则c(HNO3)=mol·L-1答案:(1)在A中加满水,盖紧瓶塞,用胶管连接b和c接口,由a导入NO气体,水通过b和c排入B中(2)3∶4mol·L-1三、环境污染与防治7.环保部门每天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以污染物浓度为标准确定空气质量的信息。在下列各种物质中不属于空气质量指标的是()A.二氧化碳B.氮氧化物C.二氧化硫D.悬浮颗粒答案:A8.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祸,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①对燃煤进行脱硫②对含SO2、NO2等的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9.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NO2有关的是()A.臭氧空洞B.水体富营养化C.光化学烟雾D.温室效应解析:NO2能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答案:C10.下图所示是酸雨的形成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气体容易形成酸雨的是()A.CO2B.SO2C.N2D.NO2(2)现有雨水样品1份,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所得数据如下:测试时间/h01234雨水的pH4.734.634.564.554.55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雨水样品的pH变化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3)下列措施中,可减少酸雨产生的是(填写字母序号)。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④⑤解析:(1)SO2、NO2易形成酸雨。(2)酸雨放置一段时间后pH变小,其原因是雨水中的H2S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3)减少酸雨的产生需减少SO2的排放,可采取以下措施:少用煤作燃料,将煤转化为清洁能源(如煤的气化和液化),燃料脱硫、固硫,开发不含硫的新能源(如氢能、核能等)。答案:(1)BD(2)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3)C(建议用时:30分钟)1.关于氮气的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氮在自然界中既以游离态存在,又以化合态存在B.通常条件下,氮气性质很不活泼C.氮气可在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