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八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8.2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人教版【高考题组】1.(2015·山东文综·T17)下图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A.英国B.德国C.俄国D.日本【解析】选D。依据示意图可看出,该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反映了该国经济侵略势力不断扩大。解答本题要注意明确两个关键时间点:一是1871年,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对华经济侵略势力扩大;而1911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日本趁机扩大了对华侵略,故D正确,A、B、C错误。2.(2015·福建文综·T24)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出超(+),入超(-);单位:百万元年份美国英国法国俄国(苏联)1909-19110-90+56+461919-1921-89-110+32+141929-1931-205-76+40+53A.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B.英国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加强C.法国强化对华转嫁经济危机D.俄国(苏联)对华贸易稳步增长【解析】选A。表格数据时间集中在清末和民国初期,结合这个历史【阶段特征】和表格出入超数值,可以判断:A揭示了美国输入中国市场产品大量增加,正确;B不符合英国对华贸易数值有起有落的信息特征,错误;C不符合表格时段的历史特征,错误;D的表述无法正确体现贸易数值的起落,错误。3.(2013·安徽文综·T15)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解析】选B。见下图中的分析:4.(2013·四川文综·T5)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地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实行“币制改革”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解析】选A。材料体现美国抬高银价,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给中国带来困苦,因此为了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于1935年实行“币制改革”。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发起提倡国货运动、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均是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措施。5.(2015·重庆文综·T13)(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盛宣怀(1844~1916年),江苏武进人。从1870年开始充当李鸿章幕僚,创办了一系列实业与教育事业。1896年,他将自办银行的见解向清廷作了系统的表述:“银行昉(开始)于泰西,其大旨在流通一国之货财,以应上下之求给。立法既善于中国之票号、钱庄,而国家任保护,权利无旁挠,故能维持不敝。各国通商以来,华人不知务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银行乃推行来华,攘我大利……商务枢机所系,现又举办铁路,造端宏大,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摘编自谢俊美编《中国通商银行》材料二1897年5月27日,经过盛宣怀一段时间的筹备,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正式成立。银行股份全属华股,总董全是华人,其构成不是封建官僚就是买办商人,实行“权归总董,利归股商”。它的内部章则制度完全仿照英商汇丰银行章程来拟订,用洋人为大班,掌握业务经营上的实权。它以上海总行为中心,积极开展业务。中国通商银行(上海总行)各类放款占其放款总额百分比年份国内工商业、交通业及其他钱庄外国洋行外国在华银行合计1897年底70141241001898年底51113801001899年底850150100——摘编自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初创时期》(2)根据材料一,归纳盛宣怀提出的中国自办银行的理由。(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通商银行初创时期放款的重点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行在重点领域放款所起的作用,指出该行在初创时期存在的不足。【解析】第(2)题,自办银行的理由从以下几个关键信息即可归纳得出:“善于中国之票号、钱庄”——银行比中国传统金融机构优越;“杜洋商之挟持”——抵制洋商独揽中国银行利权;“举办铁路,造端宏大”——促进铁路建设等事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