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总工会分管工作讲话同志们:在近阶段的群体性劳动纠纷调处中,各级工会认真贯彻市委市府关于加强维稳工作的指示精神,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整合资源、有序引导,主动参与群体性纠纷化解工作。各级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得到了市委领导的高度评价。从各区县工会汇报的情况来看,近阶段各区县在化解群体性纠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坚持重要信息即时报告和每周综合报告制度,发挥了化解工作组织网络作用。二是坚持职工队伍稳定情况定期研判制度,实现了预警、预测、预防、预控。三是坚持企业群体性纠纷应急处置机制,自觉承担了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职责。四是探索了与基层工会的上下联动机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资料,第一时间传递第一手信息。五是探索了与劳动保障、工商、公安等部门的联合调处机制,调动一切优势资源,运用一切有效手段,千方百计化解群体性劳动纠纷。最近,市委书记俞正声、副书记殷一璀对工会参与化解群体性劳动纠纷连续作了一系列重要批示,“要求工会成为劳资双方矛盾的一方(工人)代表,真正履行工会的职责,使无序的纷争成为有序的协商、谈判”,“加大源头预警、协商谈判及共渡难关、依法维权的工作力度”。最近,市委又召开了专题会议,强化市劳资纠纷工作指导机构的人员配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国资委、市维稳办、市信访办等部门都派专人合署办公。为全面落实市委领导的批示精神,贯彻好市委专题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工会参与化解群体性劳动纠纷工作,我想谈四点意见。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化解劳动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信心。上海正面临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冲击和自身发展转型关键期的双重考验。目前总体形势是平稳可控,但发展趋势不容乐观。我们要把困难想得多一些,要对当前劳动关系的复杂性、严峻第1页共5页性有充分认识,要加强对劳动纠纷的前瞻性预测和研判。从全市当前群体性劳动纠纷发展趋势来看,呈现四个特点:一是纠纷的区域正从XX县区向中心XX县区延伸;二是纠纷内容正从减薪为主向减员增多的趋势转变;三是纠纷对象正从农民工向本市户籍职工延伸;四是纠纷方式正由突发性向常态化转变。前一阶段农民工群体的欠薪性纠纷较突出,但来得快,也去得快,农民工拿到薪酬立即平息了,但下一阶段的批量裁员、减人问题,就可能带来就业困难、失业保障等社会性问题,群体纠纷显现常态化发展趋势。各级工会要把维稳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增强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辜负党政领导对工会的希望;充分发挥工会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好、保护好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韩正市长在“两会”上说“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上海前进的步伐”。有政府的政策扶持、有各级领导的重视、有各方力量的聚合,各级工会要“抱团过冬”,克服畏难情绪,树立必胜信心。各级工会既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纠纷化解,又要积极主动地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既要旗帜鲜明地反对采取违法或非理性手段表达利益诉求,又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二、认真学习,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两则《意见》精神,变无序纷争为有序协商。大家应该已经看到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企业联合会三方联合下发的《关于积极发挥集体协商机制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意见》,以及市总工会下发的《关于积极开展集体协商妥善化解企业群体性纠纷的指导意见》。这两则文件是在特定时期,凝聚了市委领导的指示精神,汇聚了大家的智慧和建议而出台的,对我们当前群体性纠纷的化解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正确把握,贯彻落实。一要充分发挥协商机制在解决群体性纠纷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集体协商,引导职工采取合法有序的方式理性表达诉求,第2页共5页依法规范企业和职工在处理劳动关系和利益关系方面的行为,促进和改善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增进双方的理解和谅解,同舟共济、共渡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