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高中2015届高三历史限时训练91.“熹平石经”是东汉熹平年间,为正定六经文字而镌刻的,因用一种字体书写,又称“一体石”。图1为石经的部分残石及拓文。下列围绕石经的说法,有误的是A.残石上文字的字体应该是隶书B.反映了东汉学术思想的繁荣C.有助于研究儒学文献的演变D.是研究汉代儒学的第一手资料2.在概括20世纪的世界发展历程时,一个“新”字就能高度浓缩这个时代的特征。20世纪中有许多运动或设计都带有“新”字,如世纪之初的中国新文化运动、20年代的苏俄新经济政策等,这些都对本国或世界具有首创性和划时代的新意义。而当时更多的运动和设计虽不带有“新”字,但对整个世界却具有首创性和划时代的新意义,下列最符合这一观点的一组是:①《五国条约》②世界贸易组织③一国两制④北美自由贸易区体制⑤欧元进入流通领域⑥上海合作组织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⑤⑥3.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指出,“中国之①,得孔子后而立。中国之②,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③,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在标出的空格中正确的应是A.①政、②教、③境B.①教、②政、③境C.①教、②境、③政D.①政、②境、③教4.明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对盛泽有这样一段描写:“镇上居民稠广,士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勤女谨,络纬机杵之声通宵彻夜。”这一材料可用来作为A.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B.反映明代北方市镇经济发展的第二手材料C.说明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有力证据D.研究明代短篇小说写作的直接材料5.《申报》曾对某一历史事件评论道:“巴黎和会之始,我们多闻所谓的‘公正的胜利’、‘支持弱小民族的权利’,但是我们得到了什么?求助他人者是注定要失望的。让国人今天知道,一劳永逸的是自力更生。如不是国人抛弃了自己的利益,谁能侵犯它们?”这表明了A.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B.中国在国际联盟中的地位有所提高C.中国人开始重建民族自信D.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发生改变6.以下邓小平的言论按首次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在国家实现统一的大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②“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④“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②①③④7.鲁迅于1898年从江南水师学堂肄业,后他回忆说,“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呐喊自序》)这段回忆A.是文学创作,不具史料价值B.是作者臆说,理应不屑一顾图1C.是真实经历,可供历史研究D.是个人生活,缺乏社会意义8.对导致下表数据变化的重要原因分析最确切的一组是1936—1947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各国所占比重表(各期各国总计=100)年份香港日本及台湾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苏联其他19361.916.619.611.715.91.90.132.319471.81.750.16.9/1.20.338.0(说明:1936年台湾出入口贸易包括于日本以内,1947年,日本对华贸易不包括台湾)A.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西欧的衰落B.德、日的投降;西欧的衰落C.西欧的衰落;苏联的崛起D.德、日的投降;国民党依靠美国发动内战9.1917年11月到1918年3月间,奥匈帝国的邮电检查人员发现,抽检的涉外信件中有三分之一表示,和平希望在毗邻的俄国;有三分之一认为和平希望在本国革命;还有五分之一认为和平的希望在俄国与本国革命,两者皆不可缺。这说明①二月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缺口②四月提纲指明了无产阶级武装斗争的策略③奥匈帝国民众迫切渴望退出战争实现和平④十月革命鼓舞了其他国家民众的进步斗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③④10.某国际条约规定:“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考虑到苏台德领土割让给德国在原则上已达成协议,……并且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被责成履行撤退。”下列对这一条约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和平幌子下的绥靖政策会鼓励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