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工程问题初探摘要。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林业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就需要转变林业工程建设思想,为实现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举措。本文通过分析现代林业工程建设的必要意义和现状,提出建设现代林业工程的若干思考,为我国现代生态环境建设的规范化做出理论参考,旨在促进我国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关键词:建设;林业工程;问题初探在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带动下,可持续发展逐渐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建设现代化、高效率的生态林业做出思想转变。建设现代林业工程当前生态环境发展理念中的重要环节,面对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统筹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对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1现代林业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现代林业建设是以“生态利用”为原则、以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为基础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组织并发展的生态林业模式。这种生态林业模式主要是利用生态建设的理念,辅之以工程技术措施,为改善生态环境而进行的林业工程建设。受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我国政府虽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但生态赤字仍在继续扩大,回顾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中的环境变迁,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趋严重,森林面积与自然资源急剧锐减,因此,转变林业建设思想,加快林业工程建设步伐,兼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是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当前林业工程建设现状分析2.1林业工程建设滞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森林面积占有率较低,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矛盾尖锐,暴露出日益多样的环境问题,第1页共4页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导致生态失衡,同时,不合理的森林资源开采和利用加快了土地荒漠化、植被面积缩减速度。由于生态意识较弱,使得林业建设未能得到普遍认可和理解,无法建立有效地工程运行机制,在林业建设过程中缺乏有效管理,致使我国林业工程建设呈现出滞后性。2.2林业建设法制观念薄弱目前,虽然我国在林业发展上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但随着林业发展形势变化,已有的法律条文无法满足林业发展需要,而且,已有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在林业工程建设中存在着违法违规行为。由于林业建设法治观念薄弱,林业建设涉及面又较广,参与工程建设人员庞杂,执法人员未能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致使相关法律体系未能真正的发挥其约束作用,影响了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2.3林业市场发育迟缓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我国林业经济体制发展较为落后,正处于林业经济体制转型阶段,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使得我国林业市场发育迟缓。传统的森林培育注重木本植物与环境关系,目的在于提高林地生产率,创造经济效益,这种统购统销的经营模式降低了林业生产率,一些无法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林业工程开展得不到当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也未能兼顾林业建设与环境发展,甚至出现林业生产萎缩[1]。3建设现代林业工程的若干思考3.1以政策为引导,建设现代生态林业林业工程建设涉及到当地环境发展的多个方面,必然会影响到当地政府及集体、个人利益,因此,在大力开展林业工程建设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以政策为引导,协调好各方面政府、集体和个人多方面利益,提高当地人民群众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吸引群众主动参与,才能切实提高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比如加大放宽和完善林业工程建设的优惠政策,推行相关税费,提供优惠政策;为当地企业和人民群众提供建设资金渠道和方式,遵循“谁建设、谁收益”原则,建设现代生态林业。3.2加强林业工程理解,提高林业建设认识第2页共4页在开展林业建设过程中,加强林业建设宣传力度,让当地人民群众认识到现代林业的重要意义,从传统林业市场的误区中跳脱出来,正确区分传统林业与现代林业,培育人民群众现代林业意识,自觉主动加入到林业建设当中,大力投入到林业建设中,从创造生态效益起步,逐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