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四全会【热点聚焦】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闭幕之后召开的第四次全体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明确提出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问题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怎样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知识链接】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建立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2.基本政治制度:(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②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③初步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④完善: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法律依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②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3.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建立背景: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内容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4.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建立的背景①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②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2)过程提出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框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完善理论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初步建立到21世纪初,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3)成就①经济增长:年均9%的增长速度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②人民生活: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热点集训】1.(2019·北京高考·18)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①《共同纲领》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政治协商制度④民主集中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由材料“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可知为多党合作,统一战线思想。《共同纲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