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生产管理分析【摘要】林业资源,是一个国家宝贵的自然资产。同时,作为国家的重要产业,林业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对于林业的发展和工作实践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鉴于此,本文从现代林业的造林方法和营林生产管理措施两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以期为林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从而促进林业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和环境改善做出应有的贡献。【关键词】现代林业;造林方法;营林生产管理;措施XX县区位于XX省东部、XX市西北部,东邻镇远,北接铜仁XX县区,南连XX县区,东南与XX县区相邻,西北与遵义地区XX县区交界,全县森林覆盖率为57.52%。县域位置处于云贵高原第二梯级向东部丘陵平原第一梯级过度的地带,地势由西、西北向东、东南部逐渐降低,全县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至16℃,年降雨量1060至12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热同季,气候温暖湿润。成土母岩主要为寒武系的碳酸盐岩,岩石以白云岩、灰岩为主,其中白云岩分布最广,白云岩成土速度极慢,土层薄、碎屑多,土地生产力极低;土壤有灰岩和灰质白云岩发育的黑色石灰土、变质岩发育的黄壤和黄棕壤,紫色砂页岩发育的紫色土等。我县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问题,随着全球变暖引起的生态问题越发严重,通过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等育林措施以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提林地质量,是解决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养能力的重要手段,继续提升森林数量和质量是我县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和增强防灾、抗灾能力的一项长远措施。适地适树,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已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和建设的头等大事。而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建设则是解决这一困扰的有效方法。所以,从造林方法和营林生产管理这两方面入手,加强对林业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的改善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因此本文将从这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从而为林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1现代林业的造林方法第1页共4页1)分殖造林法。分殖造林法主要针对质量好,繁殖能力比较强的刺槐和杨树,是一种成活率比较高的种植方法[1]。特别是在母本质量很好的情况下,苗木的成活率更是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而且,这是一种操作方法简单的种植方法,首先要在地面上挖出40-60平方米的地穴,而且要注意保持其底部的平坦,然后再对苗木的根部和枝干等营养丰富的器官进行栽种。栽种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苗木放置端正,排列密度适中。因此,通过这种种植方法,既可以节省培养时间,节约成本,又可以缩短成材期,保证苗木提前成林。但是这种方法不适合进行大面积的栽种。2)播种造林法。播种造林法,顾名思义就是把种子播撒在地上的一种种植方法。这种造林方法需要通过预先催芽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和成长速度[2]。因此,一般都是在春季进行播种。而且必须要保证土壤中的水分充足。这同样是一种操作简单的种植方法,其优点就是可以有效的节省培育时间,而且适应性很强,因此很适合大面积的种植。但是在幼苗期需要进行精心的管理。播种造林法主要包括条播、穴播和撒播这三种方法。3)植苗造林法。植苗,也就是栽种幼苗。这是现代林业造林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因为幼苗本身就非常脆弱,其根系更是容易受到外界的破坏。而植苗造林法又对幼苗的根系要求非常严格。所以这种方法在技术上的要求要高于其他两种种植方法。首先就是一定要进行育苗,育苗的过程中还要确保苗木的水分平均分配,从而确保幼苗能够健康发育。这种方法种植下的苗木都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因此其成活率比较高。2现代林业营林生产管理的具体措施1)强化苗木基地的建设和保护。提高造林质量的根本性基础就是种苗的健康。只有树苗品种优良,才能保证树苗的成活率和抗灾害能力,才能保证造林工程的顺利进行,才能更好的促进林业企业的发展。因此,强化苗木基地的建设和保护、精心筛选树种是相关部门的重点工作内容。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首先,要做好母树林机构的优化工作。重点管理趋于成熟的树木,对于枯死树木要进行及时的剔除。其次,要培育更多的林木,有计划的扩大林业建设的规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