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羽本纪(节选)翻译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2.把握项羽的形象、了解人物性格,学会对人物进行辨证的认识、评价。3.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一文本预习必知1、作者简介司马迁(前145~?)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全书包括8篇“书”、10篇“表”、12篇“本纪”、30篇“世家”、70篇“列传”,共130篇,526500余字,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_2、整体把握《项羽本纪》是《史记》中人物传记的杰作。作者司马迁生动地塑造了项羽这个悲剧英雄的形象,既肯定了项羽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秦王朝的巨大功绩,又揭露了他缺乏政治远见,刚愎自用,不任贤才,屠城杀降等过失。司马迁从众多纷乱的历史事件中,选取最能体现项羽个性的材料,来反映英雄的本色。课文节选了《项羽本纪》中的几个章节,包括_,_,__等内容《少怀壮志》1.翻译课文《少怀壮志》:项籍是下相人,表字叫羽。刚开始起兵反秦的时候,才二十四岁。他的小叔父叫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戮的那个人。项氏世代担任楚国的将领,受封于项地(原为西周时的一个小诸侯国,后为楚邑),所以姓项。项籍少年时,先学习文字,还没有学成,就丢弃不学了;又去学习击剑等武艺,又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文字足以记载姓名就行了;剑术,一个人就可以抵挡,不值得学——我要学习成千上万人方能抵挡的本领!”于是项梁就给项籍传授治军作战的兵法知识。项籍非常高兴,但他只大致了解兵法的意思,又不肯完成学业。秦始皇巡游会稽郡,渡过浙江。项梁和项籍一起观看。项籍说:“那个人的地位我可取而代之!”项梁急忙用手捂住项籍的口,说:“不要胡说,(否则)就要灭族了!”项梁因此认为项籍不同凡俗。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气能够两手举起大的铜鼎,才能、勇气超出常人,即使是吴地中部一带的子弟,都已畏惧项籍了。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人在大泽乡起义。那年九月,会稽郡的郡守对项梁说:“江西一带都已经造反了,这也是天意灭亡秦朝的时候,我听说先动手就可以控制别人,后动手就会被别人所控制。我想起兵,让您和桓楚共同统率。”这时桓楚逃亡在荒野沼泽中。项梁说:“桓楚是个逃亡的人,没有人知道他藏匿的处所,只有项籍知道。”项梁于是出来,告诫项籍拿着宝剑在外面等着。项梁又进去,和郡守一起坐下,说:“请允许我召唤项籍,让他接受命令去召唤桓楚。”郡守说:“好。”项梁召唤项籍进去。过了一会儿,项梁用眼色示意项籍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出宝剑砍下郡守的头。项梁用手拿着郡守的头,身上佩挂着郡守的官印。郡府的属吏、侍从、护卫非常惊恐,一片混乱。项籍所砍杀的有几十上百个人。项梁就召集原先所熟悉的有势力的郡吏,把要起义反秦的道理宣告给他们,于是发动吴郡军队起事。派人收取本郡的属县,共得精兵八千人。于是项梁担任了会稽的郡守,项籍做了副将,带兵巡行并收取地方。2结合2-4段情节,分析项羽形象21章节主要事件主要性格少怀壮志《叱咤风云》1.翻译课文《叱咤风云》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的军队相持很久未能决出胜负,年轻人厌倦了长期的军旅生活,老弱也因水陆运输而十分疲惫。项王对汉王说:“天下纷纷乱乱好几年,只是因为我们两人的缘故。我愿意向汉王挑战,决一雌雄。再不要让百姓老老小小白白地受苦啦。”汉王笑着回绝说:“我宁愿斗智,不能斗力。”项王让勇士出营挑战,汉军有善于骑射的楼烦人,每当楚军挑战到第三次时,楼烦人就把他们射死。项王大怒,于是亲自披甲拿着长戟出营挑战。楼烦人又想用箭射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向他大吼一声,楼烦人吓得不敢正面看项王,双手发抖不敢拉弓,就跑回壁垒中,再也不敢出来。汉王派人暗中探问这是谁,原来竟然是项王本人。汉王大吃一惊。于是项王又到靠近汉军驻扎的地方,隔着广武涧与汉王对面交谈。汉王故意责备项王,惹得项王发怒,想与汉王大一次战。汉王不答应。项王埋伏在暗处的用机关发射的强弩射中了汉王。汉王受了伤,退入成皋城。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