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3 仁义立国的儒学思想和传统文化-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3 仁义立国的儒学思想和传统文化-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7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3 仁义立国的儒学思想和传统文化-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7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3 仁义立国的儒学思想和传统文化-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7
专题限时集训(三)(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春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子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这表明孔子在当时()A.希望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B.损益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C.推翻现有秩序重建礼乐文明D.不满社会现状回到远古社会B[孔子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而不是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故A项错误;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丘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表明他希望损益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故B项正确;“克己复礼”并非要推翻现有秩序重建礼乐文明,也不是要回到远古社会,故C、D两项错误。]2.(2019·上饶二模)《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让生产者有恒产,保护生产者的利益,让他们安居乐业、无饥无寒的主张旨在()A.为实现仁政奠定物质基础B.反映人民的利益诉求C.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D.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与材料中“让他们安居乐业,无饥无寒的主张”相符,故选A项;反映人民的利益诉求与材料中“明君制民之产”不符,故排除B项;法家主张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故排除C项;孟子的主张事实上有利于小农经济,但与材料不符,故排除D项。]3.(2019·永州一模)汉代经学的政治化是儒学话语在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转向,即作为先秦诸子之学的孔子“私言”向汉帝国“官学”的转换。这一次转向()A.适应了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B.否定了孔子“德治”和“仁政”的人文主义理想C.体现了恢复重建西周分封制及其人伦关系的要求D.展开了对天命心性等形而上问题广泛深入的研讨A[材料“作为先秦诸子之学的孔子‘私言’向汉帝国‘官学’的转换”说明儒学在汉代已成为官方统治思想,这适应了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故选A项;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没有否定孔子“德治”和“仁政”的思想,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排除B项;根据史实可知汉武帝时儒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而此时通过“推恩令”打击王国势力,因而汉代儒学不会要求恢复西周分封制及其人伦关系,故排除C项;材料说明儒学在汉代已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没有涉及汉代儒学的具体内容,因而无法得出汉代儒学展开了对天命心性等形而上问题广泛深入的研讨,故排除D项。]4.(2019·常州一模)西汉前期嫁过五次的女子不厌再嫁,寡妇的尊长不劝其守节,到了西汉中后期“从一而终”的观念才开始内化心中。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社会主流观念的变化C.传统儒学的影响D.自然经济形态的反映B[在汉武帝时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官方正统思想,董仲舒儒学所倡导的“三纲五常”开始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故选B项;商品经济的发展会促进自由平等思想的产生,而非“从一而终”,故排除A项;导致社会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的应该是董仲舒的新儒学而不是传统儒学的影响,故排除C项;从西汉前期到西汉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始终是自然经济,故排除D项。]5.北宋科学家沈括在解释太阳运动速率的均匀性时,指出:“无一日顿殊之理”,还提出“水之理”“物理”“造算之理”等概念。把理作为一个先验的逻辑范畴来阐释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据此可知()A.北宋科技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B.科技发展推动理学系统化C.理学有助于准确解释自然现象D.科学研究需借助理学思想A[材料中沈括用“理”来阐释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说明北宋科技深受理学思想影响,故选A项;理学系统化是儒学吸收借鉴了佛、道等学派的内容,而不是科技发展的推动,并且材料体现的是理学影响科技发展,故排除B项;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不利于自然现象的准确解释,故排除C项;材料只能说明理学影响科学研究,而不能说明科学研究借助理学,故排除D项。]6.(2019·内江二模)宋代,由理学家撰写的乡约是很多士人用儒家思想教化乡民的重要工具。明清时期,地方官广泛推行乡约制度,宣讲皇帝的“圣谕”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3 仁义立国的儒学思想和传统文化-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