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检测(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B.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C.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D.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解析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指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开始破产,出现男不耕女不织的现象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答案B2.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死亡和衰落。”对于近代中国来说,这种“割断”的出现,是由于()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B.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C.资产阶级发起“实业救国”D.封建主义、官僚资本的挤压解析根据一般规律,“割断”农业小生产命运的是资本主义萌芽,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更没有占据主流,故并没有完成“割断”农业小生产命运的使命此处的“割断”实指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答案B3.鸦片战争以后“洋棉每百斤需洋三十三元,印度棉也在三十元内外,而华棉每百斤需洋十二三元,多至十七八元而止。故近年洋船回国,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这一现象反映了()A.中国棉花价廉物美,畅销海内外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步取得优势C.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D.中国沦为欧美工业国的原料产地解析从材料可知,由于中国棉花比印度和其他洋棉价格低,所以外国商船都“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这反映出中国已经沦为欧美工业国的原料产地。答案D4.1865年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中说:“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官法无以为之区处。”这说明李鸿章()A.认为洋务运动会诱导近代工业的兴起B.认为洋务运动没有实行的必要C.反对向西方学习D.主张政府立法阻止国人创办近代工业解析材料信息“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官法无以为之区处”说明洋务派意识到洋务企业的创办会对近代民营企业的产生起到诱导作用,故A项正确;B、C两项说法错误,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D项无从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故排除。答案A5.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A.扭转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局面B.垄断了中国航运权C.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D.实现了自强与求富解析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未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A、B、D均是绝对性的表述,不正确。答案C6.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中存在着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等几种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共同点是()A.由私人投资兴办B.采用机器设备生产C.都设于通商口岸D.都是资本主义企业解析外商企业是鸦片战争之后最先在通商口岸出现的采用机器生产的外国人兴办的企业洋务企业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由洋务派兴办的采用近代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民族工业是由地主、商人、官僚等投资的采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故选B项;其他选项都不是共同点,故排除。答案B7.据1895年至1898年的不完全统计,这期间新创办的商办厂矿企业有58家,资本总额达1200万元。官办和官商合办的企业,只有8家,资本总额不过400多万元。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政策调整B.国内政局安定C.欧洲战争影响D.群众运动推动解析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偿付列强的战争赔款、扩大税源,从而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答案A8.观察《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示意图》,这一时期我国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主要外因是()A.资本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很多发展实业的奖励法令C.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