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及基本经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29年,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带领全国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进行各项社会改革,进而不失时机地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全面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后,党又带领全国人民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艰辛探索,不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而且积累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和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十分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由于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由于国内建设任务的艰巨繁重,由于缺乏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现成经验,1957年后发生了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的错误,后来,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但是,综观新中国成立后29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这些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彻底结束旧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了祖国大陆的高度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长期存在的四分五裂状态,实现和巩固了全国范围(除台湾等岛屿外)的国家统一。国家的法律和政令普遍实施于全国各地区直到各基层单位。这种建立在人民民主基础上的统一局面,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国是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但人民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是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才成为现实。中国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的面貌由此焕然一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党领导人民创造性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也极大地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和一切进步事业。——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党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方针政策,使社会主义祖国成为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大家庭。不断加强和扩大同各爱国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人民团体的通力合作,建立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有力地促进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大团结,推动了祖国统一的进程。在国家遭受外国侵略威胁、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和经济困难、出现社会政治动荡等严峻关头,中华民族的大团结经受住考验,显示出巨大的凝聚力。——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到197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了几倍、十几倍的增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原有工业部门大大加强,许多新的工业部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起来,几乎所有工业产品都比旧中国最高年产量有了成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长。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而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新中国结束了旧中国文盲半文盲占人口绝大多数、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历史,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人均预期寿命显著延长。新中国拥有的某些尖端科学技术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