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S-32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排水法收集铜粉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NO2B.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稀硼酸溶液C.用干燥且洁净的玻璃棒蘸取NaClO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试纸上测pHD.用浓硫酸稀释配制稀硫酸时要用玻璃棒搅拌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原子数为0.2NAB.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AC.64gSO2与足量的O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A个SO3分子D.0.1molH2和0.1mol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A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A.铂电极电解MgCl2溶液:2Cl-+2H2OH2↑+Cl2↑+2OH-B.过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CO2+OH-=HCO3-C.Na2C2O4溶液中滴加稀H2SO4:C2O4-+H+=HC2O4-D.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2Fe3+=2Fe(OH)3+3Mg2+10.某同学取一定量某工厂所排废水试样,进行如下实验:已知废水试样中可能含有下表离子中的若干种: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离子X是H+,离子Y是SO42-B.不能确定NO3-是否存在于废水中C.沉淀C是纯净物D.废水中一定存在Fe2+、NH4+,可能存在K+11.已知:C(s)+O2(g)=CO2(g)△H1CO2(g)+C(s)=2CO(g)△H22CO(g)+O2(g)=2CO2(g)△H34Fe(s)+3O2(g)=2Fe2O3(s)△H43CO(g)+Fe2O3(s)=3CO2(g)+2Fe(s)△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A.△H1>0,△H3<0B.△H2>0,△H4>0C.△H1=△H2+△H3D.△H3=△H4+△H512.我国预计在2020年前后建成自己的载人空间站。为循环利用人体呼出的CO2并提供氧气,我国科学家设计出一种装置(如图所示),实现“太阳能→电能→化学能”的转化,总反应为2CO2===2CO+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属于原电池B.X极反应式:O2+2H2O+4e-===4OH-C.反应完毕,该太阳能装置中的电解质溶液碱性增强D.人体呼出的水蒸气参与Y极反应:CO2+H2O+2e-===CO+2OH-13.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其中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反应后溶液的pH减小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3:1D.消耗1mol还原剂,转移3mol电子26.(14分)亚硝酸钠是重要的防腐剂。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碳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下装置利用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查阅资料:①HNO2为弱酸,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O;②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将MnO4-还原为Mn2+且无气体生成。③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实验操作:①关闭弹簧夹,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一定量浓硝酸,加热;②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③从C中取少量固体,检验是否是亚硝酸钠。(1)B中观察的主要现象是,D装置的作用是。(2)检验C中产物有亚硝酸钠所需试剂是。反应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经检验C产物中亚硝酸钠含量较少。a.甲同学认为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其他产物。为排除干扰,甲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E中盛放的试剂应是________(写名称)。b.乙同学认为除上述干扰因素外,还会有空气参与反应导致产品不纯,所以在实验操作①前应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4)实验经改进后可制得较纯亚硝酸钠,下列关于亚硝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代码)a.亚硝酸钠有咸味,可代替食盐食用b.常温下,0.1mol/L亚硝酸钠溶液pH>1c.0.1mol/L亚硝酸钠溶液中存在:c(Na+)+c(H+)=c(NO2—)+c(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