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通史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时段大总结讲义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重大史实政治外交(1)新中国成立、三大政治制度建立、《共同纲领》、五四宪法(2)三大外交政策、《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经济土地改革、稳定物价、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优先发展重工业文化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双百”方针、移风易俗时段特征过渡时期是指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确立了新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经济上完成了对私有制的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外交、科技、教育、文艺等各领域均取得了突出成就,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奠定了基础。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20年曲折探索时期(1956~1976年)重大史实政治外交(1)中共八大、反右运动、阶级斗争扩大化、“文化大革命”、民主法制破坏(2)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经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困难、“八字”方针、“文化大革命”经济破坏、邓小平整顿科教文化“两弹一星”、袁隆平杂交水稻、“样板戏”、“上山下乡”选修毛泽东时段特征1.1956~1966年这十年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指导上有过严重失误,但有错有纠,时错时纠,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十年,在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没有得到清理和纠正,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左”倾错误还有发展,但是这些错误还没有发展到支配全局的程度。2.1966~1976年政治上:以“阶级斗争为纲”;个人崇拜盛行;“左”倾错误最终酿成了十年动乱。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被严重践踏。经济上:“左”倾错误扩展到经济领域,经济严重损失;但由于周恩来、邓小平及人民的努力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科技上:科技领域取得突破;“两弹一星”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外交上:对外关系获得重大突破;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缓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中国(1978年至今)重大史实政治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一国两制”构想、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发展;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不结盟运动、上海合作组织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科教文化真理标准讨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恢复高考,邓小平提出教育“三个面向”、科教兴国、载人航天、互联网选修邓小平时段特征1.政治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重建和完善了三大民主政治制度;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同时海峡两岸也打破了长期的相互隔绝状态。中国一方面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经济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和城市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并实行对外开放,逐渐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国民经济高速发展。3.思想上: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解决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如何发展的问题。4.文化上:“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强调贯彻“双百”方针,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党和政府在教育领域提出“三个面向”指导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中国的崛起奠定了人才基础。隐性线索1.经济政策变化: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五”计划——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巩固、调整、充实、提高”八字方针——邓小平全面整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外交政策的变化:“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三个世界——不结盟政策3.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流转中外联系1.中国与联合国——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2.中国与关贸总协定——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签字国3.中国与世贸组织——中国是世贸组织成员国4.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5.中苏联系:《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