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学习目标导航能说出仰角、俯角、坡角、坡度等概念,并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教材知识详析要点1基本概念及简单应用1.仰角、俯角的概念及应用.2.坡角、坡度的概念及应用.3.方位角、方向角的概念及应用.例1若某人沿坡度i=3∶4的斜坡前进了10m,则他所在的位置比原来的位置升高了m.图7.6G1精析:如图7.6G1,由坡度的定义可知i=tanα=BCAC=34.设BC=3k,则AC=4k,由勾股定理可知AB=BC2+AC2=(3k)2+(4k)2=5k. AB=10,即5k=10,∴k=2.∴BC=3×2=6(m),即他所在的位置比原来的位置升高了6m.故填6.解答:6.例2如图7.6G2,为了测量某建筑物AB的高度,在平地上C处测得该建筑图7.6G2物顶端A的仰角为30°,沿CB方向前进12m到达D处,在D处测得该建筑物顶端A的仰角为45°,则建筑物AB的高度等于().A.6(3+1)mB.6(3-1)mC.12(3+1)mD.12(3-1)m精析:本题只要搞清两个直角三角形中30°、45°的角的对边都是AB,而邻边CB与DB的差为12m,即CB-DB=CD.只要建立方程即可解决.解答:A.要点2应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要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即如何在应用题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构造出直角三角形,从而利用数形结合加以解决.例3如图,我渔政310船在南海海面上沿正东方向匀速航行,在A地观测到我渔船C在东北方向上的我国某传统渔场.若渔政310船航向不变,航行半小时后到达B处,此时观测到我渔船C在北偏东30°方向上.问渔政310船再航行多久,离我渔船C的距离最近?(假设我渔船C捕鱼时移动距离忽略不计,结果不取近似值)图7.6G3(1)精析:过点C作AB的垂线,设垂足为D.由题易知∠CAB=45°,∠CBD=60°.先在Rt△BCD中,得到CD=3BD,再在Rt△ACD中,得到CD=AD,据此得出BDAB=3+12,然后根据匀速航行的渔船其时间之比等于路程之比,从而求出渔船行驶BD的路程所需的时间.解答:作CD⊥AB于点D,设BD=x,图7.6G3(2) ∠BCD=30°,∴CD=3x. ∠CAD=45°,∴AD=CD=3x,AB=3x-x.依据题意,3x-x=0.5,得x=3+14,即再航行3+14小时,离渔船C的距离最近.利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都可很顺利的解出结果.此题的关键是用小时来表示AB间的距离最近.拉分典例探究综合应用例1(要点2)莱芜某大型超市为了缓解停车难的问题,建筑设计师提供了楼顶停车场的设计示意图.按规定,停车场坡道口上坡要张贴限高标志,以便告知车辆能否安全驶入.请根据图7.6G4求出汽车通过坡道口的限高DF的长.(结果精确到0.1m)(参考数据:sin28°≈0.47,cos28°≈0.88,tan28°≈0.53)图7.6G4精析:直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关键在于构造直角三角形.解答:在Rt△ABC中,∠A=28°,AC=9,∴BC=ACtan28°≈9×0.53=4.77.∴BD=BC-CD=4.77-0.5=4.27.∴在Rt△BDF中,∠BDF=∠A=28°,BD=4.27,∴DF=BDcos28°≈4.27×0.88=3.7576≈3.8.故坡道口限高DF的长是3.8m.分析对比:注意题目的精确度,过程中的数据比要求的精确度至少要多保留一位.例2(要点1)如图7.6G5,某堤坝的横截面是梯形ABCD,背水坡AD的坡度i(即tanα)为1∶1.2,坝高为5m,现为了提高堤坝的防洪抗洪能力,市防汛指挥部决定加固堤坝,要求坝顶CD加宽1m,形成新的背水坡EF,其坡度为1∶1.4,已知堤坝总长度为4000m.(1)求完成该工程需要多少土方?(2)该工程由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合作完成.按原计划需要20天,准备开工前接到上级通知,汛期可能提前,要求两个工程队提高工作效率,甲队工作效率提高30%,乙队工作效率提高40%,结果提前5天完成.问:这两个工程队原计划每天各完成多少土方?图7.6G5精析: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可知加宽部分的横截面ADEF是一个梯形,故通过作梯形的高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坡度的变化求解.解答:(1)作DG⊥AB,垂足为G,作EH⊥AB,垂足为H. CD∥AB,∴EH=DG=5(m). DGAG=11.2,∴AG=6(m). EHF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