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构造平行线解题三例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称为平行线。平行线是初中平面几何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图形。在解某些平面几何问题时,若能根据解题的需要,添加恰当的平行线,则能使证明流畅、简洁。本文选取添加平行线解题几例,帮助同学们加深对这种转化思想方法的理解。例1如图1所示,直线a//b,则∠A=__________度。(05年浙江中考)图1分析∠A的大小显然与所给的两个角的大小有关。受直观的启发,不妨过A点引直线a的平行线AD,从而有AD//b,再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A的度数。解如图2,过点A作AD//a,由a//b,得AD//a//b于是有∠DAB=28°,∠DAC=50°故∠BAC=∠DAC-∠DAB=22°即∠A=22°图2注这里是用平行线的性质,通过添加a的平行线,将28°,50°的两个角“转移”到A点处,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例2试证明: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分析同学们都知道,平角为180°。若能运用平行线的性质,通过添加与三角形三条边的平行的直线,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移”到任意一点,得到平角的结论,问题即可解决。如果将平角的顶点设在某一边内,或在除三角形三边外的其它任意一点处,按照上述的转化思想,也可求解。同学们不妨一试。证明如图3,过点A引l//BC,则∠B=∠1,∠C=∠2(内错角相等)显然∠1+∠BAC+∠2=平角=180°所以∠A+∠B+∠C=180°即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图3例3如图4所示,AA1//BA2,求。图4分析题中并未给出∠A1、∠A2、∠B1的确定值,因此,答案显然与所给的三个角的大小无关。也就是说,无论∠A1、∠A2、∠B1的大小如何,答案应是确定的。从图形出发,直观猜想答案可能是零,即∠A1+∠A2=∠B1。上式给我们一种启发,能不能将∠B1一分为二,使其分别等于∠A1与∠A2,自然想到过B1点引AA1(从而也是BA2)的平行线,它将∠B1一分为二。解如图5,过点B1作B1E//AA1,它将∠A1B1A2分成两个角:∠1和∠2。因为AA1//BA2所以B1E//BA2从而∠1=∠A1,∠2=∠A2,(内错角相等)所以∠A1B1A2=∠1+∠2=∠A1+∠A2即∠A1-∠B1+∠A2=0°图5注(1)从证题的过程可以发现,问题的实质在于AA1//BA2,它与连接A1、A2两点之间的折线段的数目无关,如图6所示。连接A1、A2之间的折线段增加到4条:A1B1、B1A2、A2B2、B2A3,仍然有∠A1+∠A2+∠A3=∠B1+∠B2(即那些向右凸出的角的和=向左凸出的角的和)即∠A1-∠B1+∠A2-∠B2+∠A3=0°上述结论可进一步推广为:如果AA1//BAn,那么∠A1-∠B1+∠A2-∠B2+…+∠Bn-1+∠An=0°这时,连结A1、An之间的折线段共有段:。图6(2)这个问题也可以将条件与结论对换一下,变成一个新问题。问题1如图7,∠A1+∠A2=∠B1,试判断AA1与BA2是否平行?图7问题2如图8,若∠A1+∠A2+…+∠An=∠B1+∠B2+…+∠Bn-1,试判断AA1与BAn是否平行?图8以上两个问题请同学们加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