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拜城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文件之一赶超进位科学跨越卓有成效地推进“两个率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在中国共产党拜城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1年7月28日)杨发森各位代表、同志们:中国共产党拜城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县阔步迈进“十二五”、全力推进“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赶超进位、科学跨越,卓有成效地推进“两个率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拜城县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县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拜城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也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协调推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五年。五年来,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地区各项决策部署,深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积极应对挑战,努力破解难题,圆满完成了县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夺取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拓了富裕文明和谐拜城发展新境界。——这五年,我们千方百计“保增长”,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地方生产总值以年均16.67%的速度递增,2010年达到28.73亿元,是“十五”末的2.15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十五”末的1.0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72亿元,年均增长4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2亿元,年均增长10%。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十五”末的30:37:33调整为2010年的23:47:30。新型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以煤炭煤电煤焦化、钢铁冶炼及矿业开发等六大支柱产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1.47亿元,较“十五”末的2.84亿1元翻了两番,年均增长32.59%。优化大环境,开展大招商,五年累计落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7.6亿元。农牧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粮、果、畜、特色经济作物四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推进,形成了“围绕特色建龙头、建好龙头促特色”的典型经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富有成效,农牧民的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交通、水利、能源、城建、通讯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固定资产投资以年均29.45%的速度增长,2010年达到17.41亿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扶贫开发、救灾救济成效明显。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5万元,年均增长13.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88元,较“十五”末的2692元增加2396元,年均增长13.51%。——这五年,我们尽心竭力“保民生”,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宣传舆论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涌现出托乎提·艾力尼亚孜、夏忠惠两个全国先进典型。科教兴拜、人才强拜战略成效明显。“两基”教育实现全覆盖,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以及职业教育进展有力,“双语”教育大踏步推进,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上好学。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新加强,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实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全面落实,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新进展,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巩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三大医疗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就业再就业、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安全饮水等重点民生工程陆续实施,每年为民承诺的实事好事全部兑现。广播电视、档案、老龄、残联、党史与地方志等各项事业不断发展。——这五年,我们全力以赴“保稳定”,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始终时刻牢记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以平安建设为抓手,以“两严”、“两防”、“两确保”为目标,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以硬指标落实硬任务,做到维稳工作常态化,确保了社会政治大局的持续稳定,全县形势总体稳定、总体可控、总体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