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次语文周测试卷一、书写:-5分-2分0分二、基础知识(6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20分)飞窜()胆怯()蜿yán()悬yá()掠夺()坦荡如dǐ()倔强()()婆suō()秀qí()晕()圈旁yì()斜出驰chěng()魁梧()外壳()奇崛()枯瘠()xī利()柔媚()丰yú()2.根据课文内容默写。(28分)(1),夜泊秦淮近酒家。(2),一览众山小。(3)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5)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6)落红不是无情物,__。(7)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9)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10)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11),怅望青田云水遥。(12),。也许你要说它不美。(《白杨礼赞》)(13),提携玉龙为君死。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常言道,人性如同水下的冰山,平常时期,相安无事,其或真或善或美的本质无法看出或者无法进入公众视野。B.不少读者认为,《育才报》“校园书香”专版对学生阅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D.《警察和赞美诗》结尾别有用心,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3分)A.至于下一个星期天到哪里去参观?大家要好好商量一下,作出决定。B.“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C.连盐铁路、沪通铁路建成运营后,我们到上海只需一、两个小时。D.1月6日,春晚节目组正式公布羊年春晚第一个确定节目为歌曲《难忘今宵》,这首歌历经春晚30多年的改革变迁,仍然是“绝对保留曲目”。5.下列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B.谁又能否认英雄的品质不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C.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D.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6.“我爱你,汉字”综合实践活动。(5分)(1)【妙解汉字】“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伐”字也与战争有关,请你推断它的字义:(1分)(2)【汉字传承】5月31日,首届中国汉字文化节盛大开幕。下面是小记者的采访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内容。(每空2分,计4分)小记者:赵教授,您好!我是校报小记者,请您谈谈汉字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赵教授:好的。总的来说,电脑等现代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汉字的丰富内涵正逐渐流失,由汉字传承的中图文化有衰败倾向。小记者:。赵教授: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汉字历史悠久,字形优美,内涵丰富,有很强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而且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也不断升温。本次活动,正是为搭建交流平台,引发公众思考,推动中华文化发展而举办的。小记者:哦!我明白了。我还为本次活动拟写了一条宣传标语,请您多多指教。标语内容是:。赵教授:拟得不错,很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7.以下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脚步”中的最后一段解说词,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甘肃山丹牧场,老谭夫妇准备向下一站进发,又是一次千里跋涉。宁夏固原,回乡的麦客们开始收割自家的麦子。东海,夫妻船承载着对收获的盼望再次起锚。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A.为了生活,人们追逐食物的脚步从来不曾停歇。B.无论是食物还是其它方面,我们都要懂得传承与发扬。C.不管身处何方,总有一种食物的味道会让我们想起家乡。D.时光流逝,各种食物的老味道俨然成为了历史。二、阅读理解(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