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探考情悟真题【考情探究】考点考查内容5年考情考题示例题型分析解读1.走进文化生活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2019江苏单科,21,2分选择题1.命题规律本专题,课标卷Ⅰ5年2考,2015年考了1道选择题、1道非选择题,共20分;课标卷Ⅱ5年2考,2019年、2018年都考了1道非选择题,10分;课标卷Ⅲ4年3考,2018年考了1道非选择题,2016年考了1道非选择题、1道选择题。从以上统计可知:本专题在全国课标卷Ⅰ、Ⅱ中考查较少,课标卷Ⅲ考查频率较高。从考查的知识点看,主要集中在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上。从题型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出现频率较高2.命题趋势本专题虽然前几年高考试题较少,但2019年课标卷Ⅱ考了一道非选择题,10分;2018年课标卷Ⅱ、课标卷Ⅲ均考了一道非选择2019浙江4月选考,25,2分选择题2016天津文综,14(1),8分非选择题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2018课标Ⅱ,40(2),10分非选择题2018课标Ⅲ,40(2),10分非选择题2016课标Ⅲ,39(3),4分非选择题3.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019课标Ⅱ,40(2),10分非选择题2016课标Ⅲ,21,4分选择题2015课标Ⅰ,20,4分选择题2015课标Ⅰ,39,(1)(3),16分非选择题题,10分。它给我们的启示是:随着我国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视,随着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专题今后考查的力度可能会加大。一般会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真题探秘】破考点练考向【考点集训】考点一走进文化生活1.(2020届四川成都摸底测试,8)2018年,成都市组织开展了“清源2018”“净网2018”“护苗2018”等多项专项行动和集中整治行动,严格监管源头、管控关键环节、强化工作督查、狠抓案件查办,保持了对文化市场中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此举旨在()A.净化文化环境,维护文化安全B.发展文化产业,满足文化需求C.推动文化创新,实现文化繁荣D.发展文化事业,保障文化权益答案A2.(2020届贵州贵阳摸底考试,19)近年来,《大江大河》《归去来》《美好生活》等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获得了广泛好评。这些热播剧目风格清新明亮、题材多元,或是聚焦时代变迁,或是表达中国经验,或是讲述中国故事,作品中散发着浓厚的现实主义味道,同时将积极、光明、温情作为坚定的艺术选择,带给人们温暖与前进的动力。这些电视剧获得广泛好评告诉我们()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②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④经典文化才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3.(2020届河南安阳第一次调研,21)2019年,某县开展了文化惠民巡演活动,为社区居民群众送上了精彩绝伦的文艺演出,将丰富的精神食粮送到了社区百姓的家门口,活跃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可见,文化惠民活动()①满足了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②用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物质文明建设③有利于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④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4.(2019河南郑州第一次质量预测,16)针对文化产业中出现的不良现象,第十三届北京文博会发布的《面向高质量的发展:2017—2018年度IP评价报告》首次从国家文化建设的角度评价和思考文化产品的成长与培育,聚焦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了实现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文化作品生产者应该()①担当文化发展的责任,增强文化的创造活力②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创新文化传播的形式③注重作品的社会效益,同时要兼顾经济效益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群众各种文化需求5.(2019闽粤赣三省十校联考,19)作为数亿网民赖以生存的第五空间,互联网必须源源不断地提供网上“精神食粮”供给。然而,曾经互联网野蛮生长的事实证明,精神食粮有好坏之分,正能量的“精神食粮”才是网民健康“生长”最需要的营养,才应是新时代网络空间的最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