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2012-2013学年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本物理书的宽度约是1mB.一元硬币的直径约是2cmC.公交车在市区的行驶速度约为60m/sD.橡皮从书桌上掉到教室地面上所用的时间是5min2.物理课上,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讲。以下列哪一物体为参照物,讲台是运动的()A.黑板B.课桌C.正在向后走动的教师D.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的同学3.把新鲜蔬菜快速冷冻后放到低温真空环境中,蔬菜很快就变干燥了,这样既能长期保存又能保持原有的营养和味道。在加工过程中蔬菜中的水先凝固,然后()A.汽化B.液化C.凝华D.升华4.白亮污染是都市较为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铝合金板等都能在白天将强烈的太阳光反射到路面上和居民的居室里,给道路交通安全和居民的工作和休息带来很大影响。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光的()A.镜面反射B.漫反射C.折射D.直线传播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放热后温度一定降低B.物体温度不变时可能吸热,也可能放热C.物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不变时一定不吸热,也不放热6.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1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7.小明同学先后四次测同一本物体课本长度,记录数据如下:27.62cm、27.63cm、27.65cm、27.64cm,则正确的记录数据为()A.27.63cmB.27.64cmC.27.635cmD.27.65cm8.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站在水池边能看到水中的游鱼,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C.人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D.有些商贩在橘子上打蜡,使橘子看起来更亮,是利用了镜面反射的道理9.甲、乙两个运动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t甲:t乙=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s甲:s乙=5:2,则甲、乙速度之比v甲:v乙为()A.6:5B.5:6C.15:8D.8:1510.集体照像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11.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12.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C.“珠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13.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出白烟时就开始计时,而不能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是因为()A.离起跑线太远,怕听不清枪声B.听枪声计时不准确,使运动员的成绩偏高C.看烟计时比较方便D.听枪声计时不准确,使运动员成绩偏低14.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这时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A.10cmB.略小于10cmC.大于10cmD.在10cm与20cm之间15.日光灯用久了,管壁上发黑是因为()A.灯丝受热升华,灯丝的气体在管壁遇冷凝华而成B.玻璃分解产生黑色物质C.灯丝受热蒸发后遇冷凝同而成的D.灯丝发热,使灯丝附近玻璃熔化而发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_。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沸水的温度是℃;真空中的光速为m/s。2.课堂上有的教师利用扩音器上课,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放爆竹时,常会使附近汽车的防盗报警声响起,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声音具有;汽车的报警声对于熟睡中的人来说是(选填“乐音”或“噪声”)。3.晚上,用铅笔在灯光下写作业时,桌面上出现了铅笔的影子,这是光的现象;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铅笔,是因为铅笔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4.刚从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