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广饶县大码头镇西刘桥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物理9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10题每题3分,11—13题每题5分,共45分)1、常用的长度单位,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A.纳米、微米、毫米B.毫米、纳米、厘米C.毫米、纳米、微米D.毫米、微米、纳米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3、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行星转动B.鲜花怒放C.骏马奔腾D.枯叶飘落4、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B.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短C.物体的速度由运动的时间决定D.物体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无关6、在行驶的列车上,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铁路边的树木B.小孩子的座位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D.铁轨7、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8、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三个特征全都有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10、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古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钟声的回音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11、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A.百米世界纪录是9.84sB.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C.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hD.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12、甲物体的速度v甲=15m/s,乙物体的速度v乙=36km/h,则()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无法确定13、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A.2∶9B.2∶1C.9∶2D.1∶2选择题答题栏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二、填空题(14—20题每题1分,21—23题每题2分,共29分)14、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定的。15、如下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物体的长度为cm。16、在下列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1)小明的身高为172________。(2)人的心脏跳动10次时间约为9.8________。(3)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________。17、单位换算:(1)某原子的半径为2.8×10-10m=________nm。(2)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μm=________km。(3)1天=________s18、医生常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__________(填“传递能量”或“传递信息”)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就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___(填“音调”或“响度”)19、有一物体正在振动,其每分钟振动900次,则这种物体振动是频率是_________Hz,此声音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被人耳听到,因为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20、现代城市在主要街道上装有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装置显示的示数为50.62,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__,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1、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_______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22、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