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施工技术标准4.14.1特点和适用范围夯实水泥土复合地基是用洛阳铲或螺旋钻机成孔,在孔中分层填人水泥和土混合料,经夯实成桩,与桩间土共同组成复合地基。夯实水泥土复合地基,具有提高地基承载力(50%〜100%),降低压缩性;材料易于解决;施工机具设备、工艺简单,施工方便,工效高,地基处理费用低等优点。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素填土、杂填土、黏性土等地基。处理深度不宜超过10mo4.14.2施工准备4.14.2.1技术准备1学习设计文件和地质勘察报告,掌握土层的厚度和组成、土的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地下水的腐蚀性等。2根据设计要求,针对现场地基土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进行配合比试验。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4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成孔、夯填工艺和挤密效果试验,以确定分层填料厚度、夯击次数和夯实后桩体干密度要求。4.14.2.2材料准备1根据设计要求和试验选择水泥。2土料。3褥垫层材料。4.14.2.3主要机具1成孔机具:应按设计要求选用成孔机具,挤土成孔可选用沉管、冲击方法;非挤土成孔可选用洛阳铲或螺旋钻机;2夯实机具:偏心轮夹杆式夯实机,夯锤重量不小于6okg,锤径(当釆用桩径330mm时)不大于270mm,落距不小于700mm。4.14.2.4作业条件1建筑场地地面上所有障碍物和地下管线、电缆、旧基础等均己全部拆除或搬迁。2施工场地己进行平整,对影响机械运行的软弱场地己进行处理,周围己做好有效的排水措施。3材料己按计划进场,并经验收符合要求。4所用机械设备和工具已进场,并经调试运转正常。5己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安全和文明施工的交底。4.14.3材料质量控制要点1水泥宜选用强度等级32.5级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新鲜无结块。2土料应用不含垃圾杂物。有机质含量不大于5%的基坑中挖出的猫性土,不得含有冻土或膨胀土,使用时应过10-20mm筛。3褥垫层材料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物。4.14.4施工工艺4.14.4.1工艺流程场地平整一测量放线一基坑开挖一布置桩位一第一批桩梅花形成孔一水泥、土料拌和f填料并夯实一剩余桩成孔f水泥、土料拌合一填料并夯实f养护一检测一铺设褥垫层4.14.4.2施工要点1按设计要求和施工顺序定位放线,严格布置桩孔,并记录布桩的根数,以防止遗漏。2釆用人工洛阳铲成孔,成孔深度不宜大于6mo用洛阳铲和螺旋钻机成孔时,按梅花形布置进行并及时成桩,以避免大面积成孔后再成桩,造成由于夯机自重和夯锤的冲击,或地表水灌人孔内而形成塌孔。3回填拌合料配合比应用量斗计量准确,比例一般为1:7(水泥:土,体积比)。混合料含水量应满足土料的最优含水量(3®),其允许偏差值不得大于士2%。水泥与土料应拌合均匀,含水量现场控制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4向孔内回填拌合料前,先夯实孔底,采用二夯一填的连续成桩工艺。每根桩要求一气呵成,不得中断,防止出现松填或漏填现象。填料的压实系数X不应小于0.93,每层填料厚度不大于试验确定的厚度,夯击次数不少于经试验确定的数值。5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监测成孔及回填夯实的质量,并作好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勘察资料不符时,应查明情况,采取有效处理措施。6褥垫层材料可采用中砂、粗砂或碎石,采用碎石时粒径不宜大于20mm。垫层厚度一般为100〜300mm。褥垫层施工应在水泥土桩经检测合格后进行,铺设时应压(夯)密实,夯填度不得大于0.9o采用的施工方法应严禁使基底土层扰动。7质量控制要点:(1)水泥及夯实用土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2)施工中应检查孔位、孔深、孔径、水泥和土的配比、混合料含水量等。对成桩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抽样检验,抽样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对一般工程,可检查桩的干密度和施工记录。干密度的检验方法可在24h内采用取土样测定或采用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i。与现场试验确定的干密度进行对比,以判断桩身质量。(3)施工结束后,应对桩体质量及复合地基承载力做检验,褥垫层应检查其夯填度。(4)夯实水泥土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重要或大型工程,尚应进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5)夯实水泥土桩地基检验数量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