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复习提纲绪论1、公共行政就是国家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含义:(1)把公共行政看做是一种活动,(2)这一活动是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3)作为一种活动,它必须依法进行,而且必须是有效的。2、公共行政的产生P3现代公共行政的产生首先是与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大工业革命联系在一起的。民族国家的建立,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体制的确立,为公共行政奠定了一个基本的框架。(1)在国家体制的结构上,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和制衡的原则。(2)在官僚制度上,确立了通过选举和考试择优录用的方式来选拔官员的制度,以及政务官的任期有限制、文官的常任制以及功绩至上的管理制度。(3)工业大革命的大生产方式造成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为现代公共行政的产生提供了又一个重要的条件。政府公务人员的背景和从事的工作是专业化的,这使得政府公务人员得以娴熟地处理有关的行政事务。3、公共行政精神P4(1)主权在民思想。(2)法制精神。(3)效率概念。4、公共行政的功能P4(1)管制功能(2)服务功能(3)维护功能(4)扶助功能5、公共行政功能方式的转变P5(1)从消极的运作走向积极的运作。首先是政府管理事务的日趋复杂化和专业化导致的,它在相当程度上导致公共行政管理功能的扩张,从而导致国家行政权力的集中和加强(2)从直接的运作走向间接的运作。直接运作方式在扩大政府规模和权力的同时窒息了社会的活力,其结果是政府越来越大,官僚盛行以及行政低效和浪费。间接动作方式让社会的其他部分包括私人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如中介机构等来承担部分政府职能。其结果是政府规模的缩小、行政费用的减少,以及运作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3)从集权的运作走向分权的运作。分权的运作在整体上体现了市场经济体制对行政系统提出的要求。6、公共行政的原则P6(1)法制原则(2)服务原则(3)效率原则(4)责任原则7、新公共管理运动特征:(1)偏离传统的公共行政,将注意力集中于取得结果和管理者的个人责任,即不再以过程,而以输出为取向;(2)以市场取代官僚组织。市场的个人雇佣期限和条件比较官僚的职业制具有更多的灵活性;(3)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明确组织和个人目标,以便通过表现指标来衡量其成就;(4)政府的某些功能通过市场的测试而承包出去。(5)把公众视为公共管理机构的顾客,向客户做出承诺,确立服务标准;(6)在资源使用中强调节省,以削减直接成本,提高劳动纪律,以较少的代价做较多的事情;(7)在公共部门中引入更多的竞争性,8、新公共服务理论:(1)政府应该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2)政府应该追求公共利益;(3)重视公民权应该胜过企业家精神;(4)思考要有战略性,行动要有民主性;(5)强调责任的重要性;(6)服务而不是划桨;(7)重视人而不是重视生产率9、在转型期,中国公共行政必须处理好的问题P15(1)政府定位问题。(2)政府官员问题。(3)制度建设和创新问题。(4)依法行政问题。(5)观念更新问题。11、知识经济社会公共管理的变化P17(1)从等级向网络行政的发展。(2)从精英行政向大众行政的发展。(3)从官僚式行政向企业式行政的发展。12、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意义1(1)公共行政研究旨在从行政活动中寻找规律,这些规律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为行政活动提供指导,这可称之为这一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学术意义;(2)公共行政学研究尤其对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公共行政可作出较多的贡献;(3)行政学研究对于培养政府公务员,提高其行政管理的水平又是很多意义的第一章行政组织1、行政组织是一种社会组织,它通常指为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公共事务,通过权责分配、层次结构、人员安排所构成的国家行政机关的完整体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政府机关。2、行政组织的目标P32(1)组织目标的作用:①为组织的运作指明方向,是组织有效运行的前提。②为组织成员的考核提供主要依据。③对组织成员有激励和鞭策作用。④为组织成员自我引导,确立标准。⑤激发成员的合作意识,增进组织的协调。⑥为组织选择和运用人、财、物力等资源提供依据。(2)目标确立要遵循的基本原则:①目标要明确;②目标要统一;③目标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