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国民间故事精选【篇一】经典中国民间故事精选话说清康熙年间,山东即墨县有个叫高东部的富翁,妻子不幸因病去世,丢下个不到五岁的男孩长福。高东方一个大男人如何能拉扯孩子呢?万般无奈,高东方也只好再娶了。长福的继母叫细柳,年方十九,嫁过来后,细柳和高东方是举案齐眉,百般恩爱。难得的是,细柳对长福也关怀得很,从不打骂。有一次,细柳要回娘家,小长福舍命大哭,确定要跟去,高东方怎么劝也不听。见他们母子如此情深,高东方心里的一块石头终究是落地了,特别劝慰。一年后,细柳也生了一个白胖小子,取名长怙。正是一家人和美美满的时候,不料天有不测风云,高东方有一天和伙伴喝酒,回家的路上从马上跌落而死,细柳和两个孩子成了孤儿寡母。光阴似箭,一晃长福就到了十岁,细柳将他送至私塾学习。但是,长福特别贪玩,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动不动就逃学,而且一逃学就跟着一群放牛娃疯玩,经常是三天两头也见不到他的人影。细柳先是痛骂长福,随后是痛打他,棍子都打断了好几根。长福每次挨打时也疼得狼哭鬼嚎,但奇怪的是,长福根本不怕挨打,照旧逃学,好了伤疤忘了痛,照旧贪玩,细柳根本拿他没辙。一天,细柳将长福叫到跟前,对他说:“长福,你既然不愿读书,我也不能牵强你,反正我也对得起你死去的爹娘了。不过,我们又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养不起吃闲饭的人。从今日起,你得学会自己养活自己了,你不是酷爱放牛吗?这样吧,你脱下身上的衣服,换上旧衣服去放牛。记住,你一天不劳动,就没有饭吃!我还要狠狠揍你!”于是,从这天起,长福穿上破旧衣服,天不亮就外出放牛,夜深了回家,回了家也没有可口的食物等着他他得自己热细柳和长怙吃剩的残羹冷炙。就这么过了十来天,长福实在受不了了,这样的日子太苦了。于是,他哭着跪在细柳的面前,说:“娘,还是送我去读书吧,我确定好好学习。”细柳面若冰霜,好象压根儿就没有听见,转身就到了里屋。长福跪了半个时辰,见继母不会回心转意,只好拿着牛鞭、含着眼泪去放牛。深秋了,寒风阵阵,长福还是穿着那身破单衣,而几个脚趾全部从破鞋子里露出来了;冷雨绵绵,长福冻得缩头缩脑,就像一个小叫花子。邻居们看见了,都纷纷摇头:“没亲娘的孩子,可怜啊!世上的后娘,没一个好心肠的!”细柳听在耳里,看在眼里,但还是那副铁石心肠,根本不心疼长福。可怜的长福到底没有方法忍受了,他逃走了。邻居王大妈听说后,拄着拐杖问细柳:“孩子他妈,你得去找找那孩子呀,好歹他也是高家的一根苗啊!”细柳眼都没抬:“脚长在他身上,他要走,我有什么方法!”这下,邻居们更是在背后指责细柳心肠狠毒。三个月后,长福在外面讨饭也吃不饱了,混不下去了,只好灰溜溜地回家。但他也不敢冒冒失失地进自己的家门,于是他恳求邻居王大妈帮自己转交细柳。细柳说:“他假如能挨一百棍子,就来见我,否则,他还是不要进这个门槛!”长福听了,猛然冲进家门,痛哭流涕:“我情愿挨打,只求娘肯让我回家!”细柳问:“你知道悔改了?”长福说:“我知道。”细柳说:“既然你已经知道悔改了,就不用挨打了。安分放牛吧!”长福大哭:“娘,我情愿挨一百棍子,只希冀您让我继续读书!”细柳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坚决不同意:“让你读书,那是瞎子点灯一一白费蜡!”经过长福一再苦苦恳求和王大妈的劝告,细柳才牵强同意。【篇二】经典中国民间故事精选明朝嘉靖年间,陕州有个寒门秀士姓李名文正,妻子赵氏名素月,夫妻俩恩爱特别。李文正寒窗苦读,希冀有朝一日蟾宫折桂。赵素月勤劳贤惠,为供丈夫读书日夜纺线织布,省吃俭用。这年正逢京城大开考场,赵素月把出嫁时陪送的簪环首饰变卖,加上平常积攒的银钱作为盘缠,送丈夫进京赴考。岂料当时担负主考的正是*臣严嵩,李文正在考场上虽然文思泉涌,因无钱送礼行贿,竟被严嵩除名。李文正落榜后,心情分外沉重,想起贤妻为自己求取功名日夜劳作,费尽千辛万苦,如今一番心血汗水全部付之东流,有何颜面回家去见妻子?何况水远山长又身无分文。山穷水尽的李文正决意了此残生,为了不给店家添麻烦,他一个人静静地出了京城来到东郊,在一棵柳树上上了吊。也是李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