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本课程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概念、整车技术架构、环境感知传感器的结构原理与安装调试、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实车应用技术等内容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讲解。内容包括智能网联汽车简介、环境感知技术、导航定位技术、路径规划与决策技术、底盘线控技术、车联网技术以及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应用技术共7个学习项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们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的环境感知、决策规划、运行控制三大关键技术,能够根据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标准及规范,完成智能网联汽车概念认知、维保和相关的售后服务工作。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学生学习完本课程后,应具备智能网联汽车基本概念、环境感知、决策规划、运行控制三大关键技术的相关知识。(二)能力目标学生学习完本课程后,应掌握智能网联汽车汽车简介、环境感知技术、导航定位技术、路径规划与决策技术、底盘线控技术、车联网技术以及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应用技术的结构原理与认知的技能。(三)素质目标本课程培养学生以下职业素质:1.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2.培养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3.培养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四)课程思政目标1.培养有较强的工作意识和职业素质,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2.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认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勤奋工作的基本素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参考学时64学时。四、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项目名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场所4-4zrr参考学时理论实践1智能网联汽车简介1•智能网联汽车基本概念2.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架构认知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教室22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技术1.传感器基本概念2.超声波传感器结构原理与应用3.毫米波雷达结构原理与应用4.激光雷达结构原理与应用5.视觉传感器结构原理与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教室/实训室128技术3智能网联汽车导航定位技术1.GPS/北斗导航系统结构原理与应用2.惯性测量单元IMU结构原理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教室/实训室224智能网联汽车路径规划与决朿技术1•基于采样的路径规划算法工作原理2.启发式搜索算法工作原理3.车载计算平台工作原理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教室45智能网联汽车底盘线控技术1•线控节气门系统结构原理2.线控转向系统结构原理3.线控制动系统结构原理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教室/实训室646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技术1.V2X技术认知2.专用短程通信汽车自组网技术认知3.LTE-V技术认知4.5G-V2X技术认知5.车载OTA系统认知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教室47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应1.前方碰撞预警系统结构原理与应用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教室/实训1010用技术2.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结构原理与应用3.自适应巡航系统结构原理与应用4.车道保持系统结构原理与应用5.车辆盲区监测系统结构原理与应用6.自适应前照灯系统结构原理与应用7.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结构原理与应用&交通标志识别系统结构原理与应用9.智能座舱系统结构原理与应用室合计:64学时五、课程教学实施建议一)师资条件要求教师人数条件专业技术职务条件职业资格条件专业领域在课程教学中承担的任务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1人主讲理论外聘教师实训教师2人指导实训(二)教学条件要求对教学场地和软硬件设施设备的要求。该课程对校内生产性或仿真类实训条件的要求,主要是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与多媒体资源的要求课。程对校外实训基地的要求,主要是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与建设等。(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议在教学方法上,根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课程特点,考虑学员实际情况,突出检修环节,选择能充分调动学员兴趣,注重培养学员实际能力的教学方法。本课程建议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本课程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授课。其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在教室或实训室设立投影仪和大屏幕,通过图表、视频、动画等资料显示,使学员能够获得大量直观、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