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1111讲讲公理化与规范性公理化与规范性——高级学位论文的本质特征高级学位论文的本质特征孙中才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100872公理化与规范性公理化与规范性—高级学位论文的本质特征摘要摘要从近代以来科学的基本结构出发,以公理化方法对科学知识的形成与积淀的作用为焦点,讨论了高级学位论文规范性的本质特征问题。基本结论是:近代以来科学的目的和结构,导致公理化方法成为阐述科学结果和基本逻辑进程的最基本手段;为完成创造、发展和积累科学知识的重要社会职能,高级学位论文必须形成规范,也必须遵循规范;公理化方法是高级学位论文规范性的精髓,也是高级学位论文在形式表达上的最高准则。关键词科学;高级学位论文;公理化方法;规范性11、引言、引言公理化方法,是近代科学的最基本方法。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它风靡一时,被有些人认为是唯一严格的方法[丁石孙,1988]。高级学位论文是现代学位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产生和发展直接受着近代以来科学的推动,它的规范性日益受着近代科学最基本方法的支配。因而,公理化方法与学位论文规范性之间客观存在的联系,逐步深入,日益明显,已经得到科学界和教育界的深刻理解,也正引起整个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孙中才,1997a]。公理化方法是古代科学家和哲学家共同创立的方法,并不是近代以来科学本身的创造和发明。然而,它却直接推动了近代科学的诞生和成长,并逐步地成了近代科学在形式化表达上的精髓和最高的追求。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公理化方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扬光大。与此同时,科学教育更加普及,学位制更加巩固,高级学位论文更加规范。其中,高级学位论文的规范性,直接受着公理化方法的支配,而学位论文的不断规范化,反过来又有效地促进了公理化方法的普及和提高,给公理化方法的发扬光大增添了推动力[杨振宁,2002]。二者相辅相成,公理化方法的支配能力更加增强,高级学位论文的规范性越加成熟。公理化方法最早出现于公元前3-4世纪左右。它的出现,首先使哲学家和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欧几里得(Euclid,大约300B.C.)的《几何原本》(Elements)是运用这个方法的初始典范[丁石孙,1988]。尔后,17世纪末,牛顿(I.Newton,1642-1727)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Principia)问世,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经典力学的确立,近代科学兴起,公理化方法成了近代科学形式化手段的精髓,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也成了近代科学运用公理化方法的完美范例。19世纪初,随着德国大学里出现Seminar,并很快地发展为导师制-研究所和后来的研究生院,从而诞生了并且迅速地发展出了现代高级学位制。这是一种新的社会学术建制。按照这种建制的要求,在科学共同体中,开始成批量地涌现出门类各异、数量可观的高级学位论文。这些论文是一种具有特定学术目的的科学报告——培养青年学者用科学的方法,增添科学的知识。它要求科学的叙述过程要尽可能地遵循科学界共同认可的形式化标准,以便有效地促进科学思想的扩散和深化。因而,论文的规范化(或者说论文的标准化),便很自然地随着高级学位制的发展而发展起来了。从近代科学成果的报告过程和基本的表达要求来看,这种规范化,就是要明确地而且准确地贯彻公理化方法,使得科学研究的基本结构,以及它的基本逻辑进展过程,能够有效地支配最终成果的报告形式,以便促使科学活动内在的逻辑过程与其外在的表述过程之间,尽可能精确地保持一致。规范化的结果是,科学研究成果的报告,在内在本质上,日益体现着公理化方法的精神实质;在外在形式上,日益与内在逻辑保持一致。在形式化的基本结构方面,令受过一定科学教育的专业外人士容易概括性地对研究成果有所了解;而专业内人士则能够清晰地识别和理解它的研究路线和技术路线。由此,使各具特色的科学活动,在成果的形式展示方面,取得了逐步统一的规程和与科学逻辑进程相一致的严谨结构,让科学思想的语言、语法更加完美。这样,高级学位论文的规范化,为科学的普及和科学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孙小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