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能力提升巩固湘教版必修3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某地有大型黄铜矿和煤矿,计划在该地兴建①冶炼厂、②火电厂、③硫酸厂、④水泥厂,下图是其生产联系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罗马数字所代表的工厂正确的是()A.Ⅰ—①B.Ⅱ—②C.Ⅲ—③D.Ⅳ—④—解析:根据各工业之间投入产出关系,即可找到线索,由此推断Ⅰ为火电厂、Ⅱ为水泥厂、Ⅲ为硫酸厂、Ⅳ为冶炼厂,所以C项正确。答案:C2.图中所示的工业生产过程,最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酸雨C.沙尘暴D.土地荒漠化解析:这些工业部门都与煤炭提供的电力有关,且黄铜矿在冶炼过程中产生废气(SO2),所以最有可能引发酸雨(煤炭燃烧过程中,也产生大量SO2气体)。答案:B3.下列工业区的发展经验可供该地区借鉴的是()A.美国硅谷B.沪宁杭工业基地C.鲁尔区D.苏格兰新兴工业区解析:该地区的主要工业部门是电力和冶金,属于重工业地区,四个选项中只有鲁尔区工业部门与之相似,所以可以借鉴鲁尔区的发展经验。A、D两项均属于新兴工业区,以电子产品为主;B项是综合性工业基地,也与该地不同。答案:C中国的资源型城市正在经历着痛苦的转型,据此完成4~5题。4.下列城市属于资源型城市的是()A.北京B.大同C.拉萨D.张家界5“”“”.矿竭城不衰,煤城阜新将转型目标锁定在现代农业上,其主要依据是()A.矿区有大量废地,人均土地资源不足B.交通条件优越C.现代农业市场前景广阔D.国家政策的支持解析:资源型城市是以某种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该资源开发为主导产业的地区。随着主导资源的枯竭,主导产业下滑,往往导致城市经济发展困难。而污染严重、土地资源因采矿受到破坏是其主要的环境问题。对矿区进行复垦,发展现代农业,引进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均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答案:4.B5.C下图是山西省煤炭产业链图。读图回答6~7题。6.建设坑口电站的积极意义是()A.减轻交通压力B.减少环境污染C.提高能源利用率D.促进煤炭资源开发解析:坑口电站是在煤的产地建设大型电站,就地发电,变运送煤炭为输出电力,从而减少煤炭的外运,减轻交通压力。故选A。答案:A7.坑口电站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B.市场C.技术D.资源解析:由上题可知,坑口电站应尽量接近煤炭产地,因此坑口电站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应为资源(原料)。故选D。答案:D一般经济理论认为,一个地区资源越丰富,其经济发展速度应该越快。但是。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由于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资源富集区域出现了产业结构扭曲、资源环境状况恶化等问题。有学“”者将此总结为资源诅咒假说。读下图中国能源资源诅咒分区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8.资源诅咒高危区()A.生态环境恶劣,风沙活动强烈B.自然资源丰富,以初级产业为主C.依靠资源深加工技术,收入高D.边境贸易吸引大量外商的投资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资源诅咒高危区主要位于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以初级产业为主。答案:B9.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A.山西省应以煤炭资源为基础,谋求全方位多元发展B.上海市应主动引进西部资源,带动西部经济更快发展C.广东省将高科技企业向新疆转移,促进其产业升级D.青海省应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建立完整工业体系解析: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一方面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答案:A下图为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10.20世纪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高科技力量雄厚B.水陆交通便利C.水资源丰富D.矿产资源丰富解析:鞍山及所在地区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生产提供资源、能源保证。答案:D11.不符合鞍钢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A.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企业B.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D.发展科技,繁荣经济解析:老工业区有自身的基础条件,重新振兴老工业基地要立足于当地实际。引进和发展科学技术,对传统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