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单元知识总结湘教版必修3一、单项选择题西藏和黑龙江的沼泽湿地面积广大。读表,回答1~2题。占全国沼泽湿地面积比(%)1990年1995年年黑龙江22.1320.9717.67西藏24.1725.5526.751.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之处是()A.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B.气温低,蒸发微弱C.冰雪覆盖,有利于下渗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解析:本题考查沼泽湿地的成因,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黑龙江省地处高纬地区,西藏自治区位于高海拔地区,两地沼泽湿地共同的成因是气温低,蒸发弱。答案:B2.下列关于两地湿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黑龙江湿地大幅减少,主要是由于农业基地的开发B.湿地减少加剧了黑龙江的洪涝灾害C.西藏湿地面积增大与全球变暖有关D.旅游资源的开发是西藏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解析:本题考查湿地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黑龙江省由于农业基地的开发,湿地减少,加剧了洪涝灾害;西藏地区湿地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全球变暖导致冰雪融水量增大,湿地面积扩大。答案:D“”读青海湖近百年来水位变化曲线图,回答3~4题。3.青海湖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并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未能起到的作用是()A.灌溉农田B.保护物种C.旅游观光D.调节气候解析:青海湖是咸水湖,不能灌溉农田。答案: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百年来青海湖的水位持续下降B.1880年至1930年青海湖水位下降的幅度最快C.青海湖水位下降的原因是连续干旱,降水少D.青海湖水位下降使湖水含盐量增加,鱼类资源急剧减少解析:曲线图显示,近百年来青海湖的水位个别时期稍有上升,青海湖水位下降幅度增大的时间大约是在1930年至1960年左右,青海湖水位下降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答案:D下表反映了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能、天然气、水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完成5~6题。5.读上表,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甲天然气乙煤炭丙水资源丁太阳能B————.甲天然气乙太阳能丙水资源丁煤炭C————.甲煤炭乙太阳能丙水资源丁天然气D————.甲煤炭乙天然气丙水资源丁太阳能解析:从表中四个省区地理环境判断,新疆地处内陆,大陆性气候显著、光照充足,太阳能、天然气资源丰富。陕西煤炭资源、天然气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矿产能源基地。四川与广东地处湿润气候区,水资源丰富,但广东矿产缺乏,而四川天然气丰富。答案:C6.甲类资源丰富区的资源开发方向为()A.稳定以煤炭开发为核心的工业体系B.调整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C.产业全部升级,第三产业全部替代第二产业D.提高重工业产值比重解析:资源型城市在发展中要有计划地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趋向多元化。答案:B“”中国灯都古镇有3000多家灯饰企业,产品占了全国市场份额的六成以上,产品出口80“”个国家和地区。可谓一灯照亮全球。在中山大地上,还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特色产业和产品:如小榄五金、沙溪休闲服装、黄圃食品、南头家电、东凤小家电、大涌红木家具和牛仔服装。完成第7~8题。7“”.在古镇发展为中国灯都的过程中,珠江三角洲地区()①城市工业化加速了农村城市化②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③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④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转变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古镇发展为中国灯都的过程也就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是农村工业化加速了农村城市化。答案:A8.中山市经济模式的优越性是()A.在分散专业化经营的情况下,实现规模生产B.不需要投资和购置机器设备C.用生产的产品偿还外商提供的设备、技术等的价款D.只需要提供土地、劳动力和简易加工场所“”解析: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中山市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镇一品,选项B、C、D“均是三”来一补开放模式的特点。答案:A二、综合题9.年3月19日,新华社全文播发《关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简称计划报告)。计划报告指出,要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研究制定新十年振兴战略政策文件,加快产业结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