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1-3区域发展差异能力提升巩固湘教版必修3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读三大经济地带发展比较图,完成1~3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东部地带社会经济相对发达②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带抓住机遇,大力招商引资,经济迅猛增长③中、西部地带总体发展水平还明显地落后于东部地带④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西部地带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东部地带社会经济相对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科技教育水平高。东部地带抓住国家改革开放的机遇,与时俱进,积极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取得了迅猛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资金、技术等的扶持,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答案:D2.东部地区特有的优势是()A.矿产资源丰富,农业发达B.海岸线漫长,利于对外贸易C.林业和海洋渔业发达D.都属于经济发达地区解析:东部多属沿海省份,具有临海的特有优势。答案:B3.关于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地带的各省、市、自治区都有海岸线B.技术创新能力强是东部经济地带各地共同的优势C.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东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D.环渤海经济地带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解析:东部地带北京不临海,广西经济不发达、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答案:C年1月9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讨论通过了《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会议指出,西部地区仍是我国区域发展的“短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十二五”时期要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努力保持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据此回答4~5题。4.下列省份中属于西部大开发省份,但不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是()A.新、青B.川、滇C.内蒙古、桂D.鲁、陕解析: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西部大开发省份但不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答案:C5.我国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注意了很多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注意改善生态环境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③借助沿边贸易优势,使其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国际金融基地④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⑤利用草场的资源优势,加强牧区建设,发展好畜牧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⑤解析: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缺少技术、资金,西部大开发应发挥其优势条件,保护其生态环境。答案:D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分别位于我国的北方和南方,自然条件差异明显。据此完成6~7题。6.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共同点是()A.都濒临海洋B.都处在大河的入海口C.同属地势平坦的大平原D.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解析:松嫩平原位于东北平原的中部,并不临海,有嫩江和松花江流经,也没有大河在此注入海洋。长江三角洲基本上位于30°N附近,松嫩平原位于43°N~48°N,同属于北温带。选项C项描述的不是位置。答案:D7.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A.同属温带地区B.气候的大陆性强C.同属东部季风区D.都是平原地区解析:雨热同期主要是指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这主要得益于季风气候。来自低纬度海洋的夏季风不仅带来了丰沛的水汽,也带来了充足的热量,使松嫩平原成为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答案:C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陈晓《我的家乡》)。阅读并完成8~9题。8.陈晓的家乡位于()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黄土高原D.河套平原解析:“四月”“稻秧”说明这里位于江南地区。答案:A9.该地区()A.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B.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短缺和水土流失C.煤炭、石油、铁矿资源丰富D.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速度较快解析:A、B、C选项代表的信息,均属于北方地区。答案:D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据此完成10~11题。10.下表表示划分我国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