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探究科研论文: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探究【摘要】:孩子在进行了一上午的活动,身心已经很疲惫,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适当的休息非常重要,然而午睡就成为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上午8时-下午16时),在长达8小时的学习游戏过程中,安排2-2.5小时的午睡时间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从幼儿身心发展出发探究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关键词】:幼儿午睡午睡习惯家园合作小班幼儿自控力比较差,会被一些小的举动受影响。小班幼儿爱模仿,看见有别的小朋友没睡着在玩被子他也会跟着玩。小班孩子很容易受干扰,只要有声响一些敏感的孩子就会察觉,他们会侧着耳朵一直听,就不睡觉了。有些孩子怕生,她在陌生的床和陌生的地方会不适应也会产生睡不着的情况。还有的孩子本来就有入园焦虑,本来在家睡觉有人陪着睡,现在要自己睡觉就觉得没安全感,想大人陪着睡,没人陪就睡不着了。长期不睡午觉不仅对身体不好,还养成了不良的午睡习惯,这让老师、家长很是头疼。一、创设良好的午睡习惯1.环境幽静。幼儿午睡室的光线直接影响幼儿的入睡速度,幼儿午睡时要适当拉好窗帘,保持午睡室适宜的光线,让幼儿在柔和的环境中入睡。2.空气新鲜。新鲜的空气对于身体和脑部都有充沛的导向,同时还能安抚神经,让幼儿有更恬静和美好的睡眠。所以,为保证午睡间的空气质量,无论寒暑,我们每天坚持定时通风。3.及时晒洗更换睡垫、被子。保育员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天气状况为幼儿们适时增减更换睡褥和被子。例如:夏季天气炎热,我们为幼儿准备了凉席,这样便于散热和吸汗冬季气候寒冷,加之室内空气湿度较大,幼儿的被褥容易产生霉味,保育们一有机会便把睡褥拿到太阳下曝晒,这样做既能起到杀菌的作用,又能使睡垫蓬松舒适。4.室内布置要温馨。我园午睡室窗帘为田园小碎花,墙面张贴了安静的卡通人物午睡图,整个午睡室是温馨的,而且有像家的感觉。这样的环境不会感到兴奋、烦躁,而是感到非常舒适、幽静,有了这种良好的暗示作用,孩子们会很快入睡。二、组织合理的睡前活动1.欣赏音乐在进餐后,老师可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听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乐曲和歌曲,包括一些古典名曲,不仅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还可以使保持幼儿情绪的安定,为午睡做好准备。2.组织散步午餐后,老师可以带幼儿在园内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享受无穷的乐趣。而且,睡前在户外散步,大脑会更清醒,心情会更舒畅,吐故纳新的结果会缩短初睡至熟睡的过程,这对幼儿是有益的。3.睡前故事让幼儿闭目,教师讲述睡前故事。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安静的故事,既能丰富幼儿的课外知识,还能帮助幼儿很好入睡,营造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很多孩子会伴着你温柔的声音进入梦想。三、培养良好的午睡习惯1.养成睡前入厕的习惯在午睡前10分钟,应及时提醒幼儿进行大小便,对个别不想或不愿意者,教师要细心观察,及时督促。幼儿大小便后,要求他们轻轻地进午睡室,自己安静地上床,对个别情绪易激动者,要更多的采用亲切柔和的言行态度,拍拍他的背、摸摸他的头,使幼儿转移注意力,使他自然地安静下来,以保持一种安静的氛围。2.养成脱外套、鞋袜睡觉的习惯这样既让孩子睡得舒服,又能有效地防止孩子玩缝钉在衣服上的小装饰,避免事故的发生。对不会穿脱衣服的幼儿,保育员应该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天气逐渐变冷时,教师还要时刻为孩子盖好被子,以免着凉感冒,不能有半点疏忽。3.养成正确的午睡姿势幼儿午睡时,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睡姿可谓是千姿百态,形态各异,有弓着身体扒着睡的,有把头蒙在被子里的,有把大拇指放进口里吸吮的,有光着腿子睡的。这些不正确的睡姿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睡眠的质量和身体健康。所以必须培养幼儿仰睡或右侧睡的正确姿势。4.认真地巡视幼儿午睡整个午睡管理过程中这个环节尤其重要,教师必须克服孩子睡觉时不会有事的麻痹思想,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如幼儿在午睡以后,精神呆滞、面带潮红、呼吸急促、预示着孩子发病了;个别孩子好动好奇,常乘老师不注意偷偷玩口袋中或身上的小件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