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化学2-1化学反应速率课时达标作业新人教版选修4一、选择题1.(·经典习题选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B.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时间内、同一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由时间单位和浓度单位决定D.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变小,所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负值解析:对化学反应速率来说:①无论是可逆反应还是不可逆反应都可以研究速率;②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指的是平均值,而不是即时速率;③化学反应速率没有负值;④利用不同物质来表示同一反应相同条件下的速率时,各数值与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⑤对纯固体或纯液体来讲,我们认为它们的浓度始终不变,所以不可用它们来表示反应的速率。答案:D2.(·宿州模考)对于反应2A(g)+B(g)===3C(g)+4D(g),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最快的是()A.vA=0.5mol·L-1·s-1B.vB=0.3mol·L-1·s-1C.vC=0.8mol·L-1·s-1D.vD=1.0mol·L-1·s-1解析:用选项所给反应速率除以该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最大者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最快,故选B。答案:B3.反应A(g)+3B(g)2C(g)在2L密闭容器中反应,半分钟内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mol,有关反应速率正确的是()A.v(A)=0.005mol·L-1·s-1B.v(C)=0.02mol·L-1·s-1C.v(B)=v(A)/3D.v(A)=0.01mol·L-1·s-1解析:v(C)=0.6mol÷2L÷30s=0.01mol·L-1·s-1,则v(A)=v(C)÷2=0.005mol·L-1·s-1,v(B)=3v(A),故A正确。答案:A4.(·经典习题选萃)反应4CO(g)+2NO2(g)===N2(g)+4CO2(g)开始进行时,CO的浓度为4mol/L,N2的浓度为0,2min后测得N2的浓度为0.6mol/L,则此段时间内,下列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A.v(CO)=1.2mol/(L·s)B.v(NO2)=0.3mol/(L·min)C.v(N2)=0.6mol/(L·min)D.v(CO2)=1.2mol/(L·min)解析:由题意知N2的反应速率为=0.3mol/(L·min),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D选项正确。要注意的是A项中的单位是mol/(L·s),故不正确。答案:D5.反应2SO2(g)+O2(g)2SO3(g)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mol/(L·s),则这段时间为()A.0.1sB.2.5sC.10sD.5s解析:根据题意,SO3的浓度增加了0.4mol/L,则O2的浓度减少了0.2mol/L,v(O2)=Δt===5s。答案:D6.在比较化学反应速率时,不可以利用的相关性质为()A.气体的体积和体系压强B.颜色的深浅C.固体物质的量是多少D.反应的剧烈度答案:C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为v(A)、v(B)、v(C)(mol·L-1·s-1)表示,且v(A)、v(B)v(C)之间有如下所示的关系: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A.2A+3B2CB.A+3B2CC.3A+B2CD.A+BC解析:此题要求学生掌握一个化学反应可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其值不同,意义相同,这些速率值之比与其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相等,即v(A):v(B):v(C)=1:3:2。答案:B8.已知某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数据如下:N2(g)+3H2(g)2NH3(g)起始浓度/mol·L-11.03.00.22s末浓度/mol·L-10.61.81.04s末浓度/mol·L-10.41.21.4当用氨气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2s末氨气的反应速率=0.4mol·(L·s)-1B.前2s时间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0.4mol·(L·s)-1C.前4s时间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0.3mol·(L·s)-1D.2~4s时间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0.2mol·(L·s)-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的理解。答案:A9.(·经典习题选萃)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1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1C.该反应为可逆反应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解析:由图可知反应进行到10s时Z生成了1.58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