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现代文学史论述简答题VIP免费

中国现代文学史论述简答题_第1页
1/19
中国现代文学史论述简答题_第2页
2/19
中国现代文学史论述简答题_第3页
3/19
1、试述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一.现代理性精神的张扬。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作用在于启蒙。鲁迅提出要用文学去揭示社会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促进国民性的改造,《呐喊》《彷徨》即贯穿着清醒的现实主义理性批判精神。二,伤感的精神标记。被新思潮唤醒的一代青年作家,常常有梦醒后无路可走的感受,于是苦闷,彷徨,伤感。问题小说有感伤的情怀,乡土小说诉说着乡愁,自述传讲着“零余者”的故事,诗,散文,戏剧都不免渗透着感伤情绪。三.个性化的追求。五四是文学史上个人表现最突出的时期。创造社的追求就是表现自我。鲁迅的《野草》表达的是一种极为个性化的主观情怀。这一时期散文小品成就最显著,就因为它适合表现作家们各异的个性。四,创作方法的多样化探索。在鲁迅的开放的现实主义影响下,现实主义逐步发展成主流。但相当多的作家向往浪漫主义,要求遭作品中抒发强烈的主观情绪,这不只反映在创造社“身边小说”一类作家、作品上,在多数作家与各种文体上都有所体现;现代主义方法也有所表现,如鲁迅、李金发不同特征的象征主义,创造社的潜意识揭示,新月派对中国现代新诗形式的探索等,这些共同构成了五四创作方法多样化的局面。2、试述五四文学的历史意义。一,五四让晚清以来的被压抑着的现代性获得了最大的生机,形成了新的文化与文学观念,开创了新的主题领域与人物形象谱系。五四批判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此后的文学始终贯穿、体现着“人”的观念、不断解放的思想以及个性解放、民主与科学、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启蒙主题;农民、平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等人物形象代替旧文学中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二.五四文学全面革新文学语言,文体形式,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趋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三.五四文学增添了世界维度,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亲密关系,自觉的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有本土特点的开放性现代文学。四.五四形成的现代作家队伍是此后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的主体力量,这批作家和他们开创的文学内容及形式形成了新的现代传统,这一传统的赓续是文学现代性的基本保证。3、试概括鲁迅小说在主题和题材上的突破。答:一是题材上的突破。鲁迅突破了传统小说过分追求离奇情节、非凡人物的偏向而转向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真相。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的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在农村题材的小说中,鲁迅对中国农民的命运是深切同情的,看到农民们所遭遇到的苦难,也洞察出他们的弱点和病态,理解他们精神上的病弱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如《明天》中的单四嫂子的不幸不仅仅在于寡妇丧子,更重要的是她周围一般人对于受苦人的冷漠以及他处在这样的氛围下不得不承受的精神上的孤独和空虚。在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中,有以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孔乙己》和《白光》,有以封建卫道士为讽刺对象的《高老夫子》和《肥皂》,但鲁迅着力描写的还是那些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寻找道路,彷徨、苦闷与求索的知识分子。鲁迅小说在题材上的突破,可以说是石破天惊。二是主题上的突破。鲁迅小说从《狂人日记》开始的反封建思路,在《呐喊》和《彷徨》等其他篇中,从不同角度、侧面在延伸着。《孔乙己》、《白光》通过孔乙己和陈士诚的悲剧命运,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吃人”;《明天》、《祝福》通过对中国农村妇女命运的揭示,深入而具体的写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药》、《阿Q正传》等作品写出了看客人的“吃人”;即如《高老夫子》、《肥皂》等作品,封建伦理道德的陈腐虚伪的“吃人”,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揭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吃人”的总主题,几乎贯穿在他的每篇小说中。4简述《狂人日记》的叙事结构。一、对话性而非独白性序为文本设置了多重的叙事者,将叙事者与人物关系、乃至叙事接受者与人物的关系复杂化,并且形成了文本内部的对话性,而非以往大多数论者所谓的独白性,使得常人世界与狂人世界的关系进一步逼入深刻的真实之中。二、三个时间系统《狂人日记》其实有三个时间系统:现在(“余”作序时的现在)——过去(“狂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史论述简答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