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航天发展之路VIP免费

中国航天发展之路_第1页
1/12
中国航天发展之路_第2页
2/12
中国航天发展之路_第3页
3/12
中国航天发展之路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这里不仅有流传千载的“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的神话,而且在距今500多年前就曾诞生过利用火箭尝试飞行的英雄--万户。他制造了一把“飞天椅”,椅子后面捆着47枚火箭。尽管万户的飞行失败了,但他却开创了乘火箭飞行的先河。本世纪60年代,国际天文联合会给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万户”就是对这一壮举的充分肯定。600年后,人类终于打开了通向宇宙的“大门”,1957年10月14日,前苏联成功地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了太空,这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航天的新时代。也正是从这时候起,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瞻远瞩,将航天事业作为振兴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自此,揭开了中国人开拓天疆的序幕。研制卫星巡九天凡是70年代初记事的人,一定对1970年4月24日这个日子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就在这一天,一颗会唱歌、能发光的属于中国人的星带着炎黄子孙的希望飞向了宇宙、飞向了太空。一时间,东方红序曲响遍了大地、传遍了全球。这颗星,就是中国第一星--“东方红”1号。说起“东方红”1号卫星的研制,可谓是历尽了千辛万苦。当时,国内既缺技术、又缺人才,而且正赶上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然而,中国人的精神是惊天地的,中国人的聪明是世界公认的。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主持和关怀下,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领导下,我国火箭专家任新民带领一批科技人员和工人,排除一切干扰,战胜了无数个技术上的困难,仅用5年时间,就完成了“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的研制任务。1970年4月24日,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起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从太空传到地面的东方红乐曲声,表明卫星上天后实现了“抓得住、测得准、看得见、听得着”的要求。用今天的眼光看,“东方红”1号卫星并无什么独特之处,而且功能略显单一。它的外形为球形多面体,直径1米,重量173千克。卫星轨道近地点439千米,远地点2348千米,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夹角68.5度,它每114分钟绕地球一周,在天上用20.009兆赫的频率唱了一个星期的“东方红”后悄悄地消失。但是,恰恰就是它,揭开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篇章。到目前为止,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了16种类型、48颗卫星。其中,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和科学试验卫星已逐步形成系列,并已跨入世界领先行列。返回式卫星中国卫星走向实用化,是从研制返回式卫星开始的。但是,要实现卫星按预定时间、路线,顺利返回预定地区,在技术上是相当复杂的。就是在今天,掌握这一技术的也只有美国、俄罗斯和我国三个国家。这表明,我国的航天技术在发展之初就定位在了高起点上。那么,卫星返回技术究竟有多难呢?举个例子说,卫星在返回过程中,如果返回点速度方向角偏差1度,落点航程就会偏差300千米。因此,这就要求遥控卫星上的程序控制必需做到准确无误,否则卫星就有可能落到回收区之外。面对诸多难题,我国的科学家们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能力,从1973年初返回式卫星进入正样研制阶段,到1975年11月15日,仅仅用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就完成了一切发射前的准备工作。1975年11月2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场,“长征”2号运载火箭携带着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呼啸着飞向了太空。火箭按预定程序飞行,卫星进入预定的轨道,轨道近地点高度173千米,远地点高度483千米,轨道倾角63度,入轨精度符合设计要求。这颗卫星在轨道上运行3天,各主要系统工作正常。11月29日,卫星按预定时间返回我国大地,获取了丰富的遥感资料。据统计,迄今我国共发射了17颗返回式卫星,其中有16颗均按预定计划安全返回,回收成功率达94%,它们所获得的遥感资料对国土普查、大地测量、地震预报、矿产资源勘探、农林水利开发、铁路航道选址、海洋研究、环境保护、城市规化等,都产生了重要作用。此外,还用返回式卫星以搭载形式进行一系列空间技术和空间微重力科学试验,在材料加工和太空育种等方面喜获成就。1987年首次用返回式卫星为国外进行搭载试验,迈出了中国应用卫星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通信卫星在研制返回式卫星的同时,中国积极从事通信卫星的研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航天发展之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