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为6、7的加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初步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2、使学生从小朋友参加植树活动的情境中知道根据一幅图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道相应的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现实问题间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难点: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教学过程:一、复习师: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数的分与合,谁能有顺序的说一说6的分与合?7呢?二、导入:我们班小朋友掌握的这么好,别的班的小朋友都想和我们一起玩,看这张小朋友植树图,你能看到几个人?(左边有1人,右边有5人)白菜老师给我们提出了问题: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三、新授:1、例1出示挂图,师:要求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怎样列式?(5+1=6)问5、1、6表示什么意思?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是怎样算出来的指1+5=6问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又是怎样算出来的?小结:小朋友们真棒,根据一幅图列出了2道不同的算式我们来读一读。学生齐读。比较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都是加法,都有1、5,得数都是6)(不同:1和5的位置交换了)5+1=61+5=6这两道算式都表示把5和1合起来,所以我们称这两道算式为有联系的算式。课堂小练:想想做做第二题2、例2师:现在我们再到菜园里去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试一试)你能说说左边有几个辣椒,右边有几个辣椒,谁来提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辣椒)你能列出2道不同的算式吗?找生来回答,教师板书3+4=74+3=7接着问:这两个式子中的3、4、7分别是什么意思?课堂小练:想想做做第一题左边摆4个圆,右边摆2个圆,一共有几个你能连起来再说一说?(学生讲)怎样列式4+2=2+4=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3让我们来轻松一下,去参加小青蛙的跳伞比赛吧。不出声,在心里先帮小青蛙跳一次,跳完做正。这只青蛙谁来帮?1学生汇报5+1=6这只青蛙跳到6号水池)请男生读一读得数是6的算式,请女生读读得数是7的算式。2、每只青蛙成功跳入池中,可它们还想请大家帮忙,一起来看独立完成,反馈问,你发现每组算式中的小秘密吗?小结:加号前面的数不变,加号后面的数越来越大,得数也越来越大。四、拓展延伸:1、想想做做5小动物们看到我们一(2)班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也想和我们做游戏。瞧。大象拿着数卡6,小松鼠和小老鼠都说出了一道算式。谁能按顺序写出所有得数等于6的算式?(联系6的分与合)如果卡片换成7,你能和同桌完这个游戏吗?2、想想做做6小蜜蜂也飞来了,看!它们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出示题目)这6只蜜蜂可以分成哪两部分,想好了再写出算式师:我们一起总结出得数是6的算式,我们按照顺序读一读。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了这么多的算式,仔细观察,有的得数是几,还有的得数是几?对,今天我们学得就是(得数是6、7的加法)附加小题:想想做做第四题(机动题目)五、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6、7的加法,我们怎样有顺序的写出得数是6的算式?借助什么来写不会漏写?2教学反思这部分内容教学得数是6、7的加法,教材从前面的“一图一式”过渡到“一图两式”,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相应的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例题以学生的植树劳动为题材,第一次用文字呈现“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画面,从而根据不同的图意列出相对应的加法算式:5+1=6、1+5=6,使学生认识到这两个算式都表示把5个和1个合起来或把1个和5个合起来,都可以算出“一共来了多少人”。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例题的教学我引导学生观察图意,说清图意并自己提出问题,再把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部分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能够自己提问。也有不少学生有些不太明白我的意思,不太清楚提问应该怎样提,就自己报算式,不理解提问的含义。我想这也是与我问题的设计有关,在今后的学习中还需要加强训练。首先让孩子明确什么是问题,是一种问话。“试一试”通过由两部分物体合成的一幅图,引导学生学习计算相应得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