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小松鼠找花生果目标预设: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四个生字“油、结、每、留”,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的意思。3.了解花生果长在地下的特征,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结果的特点。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揭示课题1.出示课件,松鼠图片。它是谁呀?快用你喜欢的方式和它打个招呼吧!板书:小松鼠2.师:小朋友真热情!小松鼠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吗?请听: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白胖子。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生猜:花生。板书:花生果3.师:如果小松鼠看到了花生果会怎么样呢?是啊,花生是一种非常好吃的果子,小松鼠当然很喜爱吃了!所以,当有一天,小松鼠发现了一块地里种了很多花生时,就打定主意,今年冬天要靠花生过冬。板书:找4.全班齐读课题。(注意读准“找”和“生”的读音)小松鼠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读了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小问号呢?2.生畅所欲言:3.范读课文,从朗读中寻找答案吧!4.大家想来读一读吗?(1)屏幕显示要求:1、先标好自然段序号;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不能多一个字,也不能少一个字;(2)检查并指导词语和长句子。出示句子:①树林旁边/长着/许多花生,绿油油的叶子,黄灿灿的小花,真好看。②小松鼠很高兴,他想,等/花生/结了果,我/就去/摘下来,留着/冬天吃。③从那以后,小松鼠/每天/都到/花生地里去,看花生/结果了没有。5、指名分段读课文。6.学生再次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三、朗读生趣,深入感知1.树林旁的这片花生长得怎么样呢?(绿油油的叶子,黄灿灿的小花)2.你能说一个这样的词语吗?3.你能美美地读一读吗?指名读。4.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夸夸这片花生地吧!学生齐读。5.这么美的景色到底是什么呀?小松鼠也有疑问了。于是他去问蚯蚓。(1)老师范读。小松鼠问蚯蚓:“这是什么呀?”蚯蚓说:“这是花生。”小松鼠很高兴,他想:等花生结了果,我就去摘下来,留着冬天吃。(2)学着小松鼠也来问一问,点红屏幕上句子,“这是什么呀?”指名读。注意疑问的语气。蚯蚓是怎么回答的呀?点红句子,“这是花生。”(3)师:听了蚯蚓的话,你感觉小松鼠这时怎样?(高兴)为什么?小松鼠的心里在偷偷地高兴,所以,他想——等花生结了果,我就去摘下来,留着冬天吃。(生接读)。小松鼠心里的美好愿望是——等花生结了果,我就去摘下来,留着冬天吃。(生接读)。(4)谁来做一做心里乐开了花的小松鼠?注意指导学生脸部高兴的表情。指名读。(5)大家都来做一只快乐的小松鼠,老师做蚯蚓,和小朋友分角色朗读。(6)同桌两人分角色配合读。6.于是它就行动起来了。师:快读一读,看看小松鼠是怎么做的?(1)理解“每天”①小松鼠前天去哪儿了?干什么?看到了什么?②昨天又去哪儿了?干什么?看到了什么?③今天呢?噢,这就是——“每天”指名读这句话。(2)小朋友们再想想,小松鼠自从花生开花以来,每天都到花生地里去,天天等,天天盼,可是,直到金色的小花都落光了,都没发现一个花生果,它心里会感到怎么样?(奇怪、不理解、失望)7.(1)理解“自言自语”①师表演“自言自语”,创设情境:怎么搞的,笔去哪儿了?怎么找不到了?(师边寻找边嘴里嘀咕)②说说刚才老师在干什么呀?生用“自言自语”来描述,也可以用其说话。(2)等了那么长时间居然没有看到花生果,小松鼠心里可着急了!谁来做一做着急的小松鼠?通过言语神情来表现。7.小朋友们,花生果到底上哪儿去了?现在我是小松鼠,你能告诉我吗?(在泥土里)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交流:我从爷爷奶奶那儿知道的;我在乡下亲眼看见过的;文中蚯蚓说的……)8.出示最后一段图文,指读蚯蚓的话。四、想象说话,表演激趣原来花生果并没有丢,全在泥土里呢!真是虚惊一场!小松鼠知道后会说些什么?它以后又会怎么做?全班交流。五、保存趣味,拓展延伸1.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供我们吃的部分也长在泥土里?(土豆、芋艿、红薯、藕、胡萝卜……)总结:小朋友,大自然是美丽的,是奇妙的,只要大家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