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课是好课这堂课好在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不好的地方是教师对学生的学情了解不够,当学生的思维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没有机智处理。另外,教师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掌握,不够全面,因此当课堂有意外时,显得很无奈。这堂课由我来上,我会在上课之前,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并设计一些复习题,扫除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障碍。课堂上,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并加以运用。这样,学生对新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每个人心中都有好课的标准,我心目中的好课标准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出疑问,进行探究,然后得出结论,并加以应用。我认为李老师的课,讲得好。她从来不认为科学课是副科,而是把科学课看做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探究精神的重要手段。她在讲科学概念时,总要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在讲新概念时,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将以引导,形成正确的认识。这样,不仅省时间,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对学生的后继学习大有好处。好课应该是课堂上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真正参与,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让他们通过思考讨论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只做引导而已,而不是满堂灌。授之以渔,让学生真正学到方法,学到能力,而不是书本上的死知识。学生乐于去学,教师走入学生中去。对学生来说,即使不是收获颇丰,至少要有所得,在掌握知识之外还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进而发展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一节好课应该是一节常态下的课,真实的、不加粉饰的,允许课堂有“不和谐音”,不一味追求热烈的课堂气氛,贯穿着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的思想碰撞,在学生的质疑声中、在教师的追问中不断深入,渐入佳境;相反,一堂预设精准,甚至连学生的回答都能在教师的备课本中找到,那才叫失败的课。一节好课应该是一节有待于完善的课,而非十全十美,只要是真实的,就或多或少有缺憾,也正是因为种种不完美激发了我们进一步完善的冲动,即“课虽止而思未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