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类别:教学案例题目:快乐的节日生活作者:李翠萍作者单位:从化市鳌头镇车头小学联系电话:13710400242电子邮箱:licuiping_12@163.com完成时间:2012年11月28日《快乐的节日生活》教学设计从化市鳌头镇车头小学李翠萍一、教材分析:《快乐的节日生活》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的课程。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我们的节日及其节日生活习俗,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及家乡节日传统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得到人文的滋养。二、设计理念: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要使学生能与老师互动起来,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注意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使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养成自己学习思考探索的习惯。”本课设计力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思考中尝试解决问题,在活动中自觉吸取知识,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等有机融合,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三、学情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三年半的品德课学习后,学生已基本掌握一定的调查、探究及搜集资料的简单方法,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合作能力,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深度的讨论和探究。通过课前调查,我发现学生对我们的节日及节日传统并不陌生,都有过快乐和难忘的体验。但学生对节日的来源了解不多,对传统节日的体会还不够深刻。四、教学目标:1、了解我们的节日及其节日生活习俗。2、学会编辑“家乡的节日集趣”手册。五、教学重点:了解我们的节日及其节日生活习俗。六、教学难点:收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及家乡节日传统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得到人文的滋养。七、教学准备:1.让学生收集家乡节日的习俗资料。2.教师找一些有关节日的音乐和文字资料。八、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一、谈话导入1、板题:快乐的节日生活师问:看到题目,你想到哪些节日的快乐生活?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的节日体会。课始,以“节日”引入,能很快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以歌激情,让生说说过年趣事。1、播放歌曲《新年好》2.农历的新年就是春节。春节是家乡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我们把过春节叫过年。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年吗?为什么?【(1)往年,你和家人是怎样欢度春节的?(2)说说你过年时最开心的一件事。】1、生齐唱歌曲。2、班内交流。3、小组交流:说说过年趣事。(如,放鞭炮、烟火;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贴春联;走亲访友;购年货;旅游……)这个环节体现了品德课的生活性。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在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和资源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会流露出对家乡节日的喜爱之情。三、了解家乡其它的节日及生活习俗1、除了春节,我们家乡还有许多有趣的节日,你能说说吗?(师板书: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观潮节……)2、小结: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各小组选择一个节日,说说这个节日有哪些生活习俗。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及家乡节日传统的思想感情。(教师注意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说话与交流的机会,这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就更浓了。)四、说说节日趣事1、各种有趣的节日都与家乡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家1、交流过节趣事。(1)小组交流。有照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加深对节日的乡人生活的一部分。而每个节日都有它的故事,它的传说。你能说一个与某个节日有关的传说吗?2、播放节日录像。3、介绍清明节的来源。片的可带照片介绍。(如,中秋赏月,元宵节看灯,清明节踏青……)(2)全班交流。2、看录像说感受。体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及家乡节日传统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得到人文的滋养。五、编辑制作,强化目标1、师作引导:同学们讲了许多有趣的家乡节日及节日习俗活动,你们想不想编辑、出版一本“家乡的节日集趣”手册呢?作业布置。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3、激情激趣,导行。1、小组合作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