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副市长在市防灾减灾日工作会的讲话VIP免费

副市长在市防灾减灾日工作会的讲话_第1页
1/4
副市长在市防灾减灾日工作会的讲话_第2页
2/4
副市长在市防灾减灾日工作会的讲话_第3页
3/4
副市长在市防灾减灾日工作会的讲话同志们: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今年5月12日是我国首个“防灾减灾日”,根据国家减灾委、省减灾委有关要求,经市政府研究决定,从5月7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周活动。下面,我就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讲三点意见: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都明确要求必须把防灾减灾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抓紧抓好。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把救灾工作的重心转向防灾减灾并重上来,坚持防灾减灾协调推进,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日益严重自然灾害的迫切需要,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我市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灾害呈现种类多、季节强、分布广、频率高、损失重的特点,尤以水灾最为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我市进入新的灾害多发期,1991年、1998年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和去年年初发生的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范围之大、损失之重、影响之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年初,全市部分乡镇持续出现旱情,后又遭遇连阴雨天气,形势不容乐观。面对灾害发生的严峻形势和发展趋势,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减灾救灾工作,做好减灾救灾工作就是在与灾害赛跑,许多工作早一日去做就可能多些主动,少些被动,灾前多一分准备就可能在灾害来临时减一分损失。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有利于唤起全市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广泛普及避灾自救互救知识,有利于深入推进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因此,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防优于抗”、“减先于救”的思想,切实做好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第1页共4页二、明确任务,认真组织好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活动1、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5月7日至13日,我市集中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宣传部门要认真制订宣传方案,组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开设专栏专题、播发评论文章、播放公益广告及标语,大力宣传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的重要意义、政策法规和科技知识,及时跟踪报道全市防灾减灾活动的开展情况,为“防灾减灾日”活动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相关部门要面向基层,通过举办专题展览、组织街头咨询、张贴海报标语、印发科普读物、开展知识答题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与度,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5月12日上午,市里将在体育馆举办“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各有关部门要精心部署、密切配合,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2、切实加强防灾减灾教育。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和灾害易发地区,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教育普及活动,重点普及各类灾害基本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基本技能。教育部门要在全市中小学校组织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结合中小学校实际,对可能出现的雷电、冰雹、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校内外可能出现的火灾、拥挤、踩踏、食物中毒、传染病、交通、溺水等安全事故,有针对性地归纳、设计出各种应急、逃生的基本知识和标识,通过主题班会、讲座、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站、远程教育、观看展览和影视作品等形式,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学生普及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深入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学校、进课堂,切实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市公安部门针对交通事故、市消防大队针对火灾事故、市卫生部门针对公共卫生事件等都要切实开展对应的预防、自救互救、逃生等技能的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广大群众应对灾害地处置能力。3、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演练。根据市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市教育局将于5月11日选择XX县区一所中学举行第2页共4页防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副市长在市防灾减灾日工作会的讲话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