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7天津卷作文“重读长辈这本书”作文讲评B5打印版VIP免费

2017天津卷作文“重读长辈这本书”作文讲评B5打印版_第1页
1/3
2017天津卷作文“重读长辈这本书”作文讲评B5打印版_第2页
2/3
2017天津卷作文“重读长辈这本书”作文讲评B5打印版_第3页
3/3
“重读长辈这部书”作文讲评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记忆,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一、审题1、关注传统文化,饱含人文情怀。人伦关系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命题意在引导考生调动家庭与个人、长与幼的相关经验,重新理解长辈的深沉情感、丰富智慧及其对于青年成长的宝贵意义,引导考生关注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体现。此次作文题目的设定,符合当下社会风尚、热点新话,如家风、家传等。当前不少高中生往往关注自我多,关心他人少,不仅缺乏与长辈主动交流的积极性,而且对传统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关注度普遍较低。但是对这些即将从青少年步入成年人行列的高中生来说,从校园到社会,从课本到实践,长辈们始终是他们一本读不完的书,无论是只言片语的潜移默化,还是家风家传的模范榜样。在成长中感悟人生,每位长辈都是一部书,高中学生应该打开长辈这本书,感悟精神的力量。题目需要考生从凝聚个人真切情感的生活阅历中选材,关注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时代的关系,既唤醒内心的真挚情感,又思考个人精神成长,富有人文情怀。2、立意角度丰富。通过材料“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记忆,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等内容,反映出作文题立意角度丰富,考生可以通过长辈的人生经历重新思考过去的时代与历史,思考家族传统和民族传统方面的文化积淀,思考长辈的人生智慧和经验教训,也可以在长幼互动关系中,以长辈为镜鉴重新发现与认识自我,从“我”的视角观照长辈在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上的进步与成熟,立意角度多元,可叙可议,便于各层次考生发挥个性特长。3、细致拆分和理解话题“重读长辈这部书”(1)“重读”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读”,但“读”不是简单地“看”,而是具体解析、深入思考,是用理性的眼光审视长辈,从他(或他们)的人生经历及相关事件中获得新的认识;二是“重读”,意味着要在以前“初读”(或“浅读”“误读”)基础上有所深化或矫正。可以是致敬,可以是赞礼,可以是对照,可以是自省。至于“读”什么,怎样去“读”,有什么收获,则取决于文章的写作目的(即“为何写”)。一篇800字的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必须根据写作目的选择材料、处理详略、精心布局。很多考生的文章,赞颂长辈的勤劳、勇敢、诚信、正直、大度、进取、创新等等,从这些角度解读长辈当然是可以的,但他们只是单纯地呈现事实,只是程序化地进行歌颂,至于长辈们“为什么”会如此、“我”思想或心理有哪些触动、“我”有了怎样的新思考与新认识、今天重读长辈的现实意义是什么等等,则很少或根本没有触及。这样的作文其实缺少真正的“读”。(2)“长辈”:既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其他年长亲人或老师等。(3)“这部书”:表面上看是书,但书背后所承载的东西却是抽象的。这部书中有长辈人生的事理,有传统的积淀,有时代的记忆,有我们自己,有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也有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人生的事理”,是指长辈的人生经验;“传统的积淀”,是指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传统美德和家风;“时代印记“,是指他们在特定的时代中形成的认知和生活习惯;“我们自己”,是指他们对我们的影响;“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是指我们还幼小时他们在家庭或社会角色上从无知幼稚到稳重成熟的转变。“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是指随着时代发展造成的父辈与晚辈之间某些新旧观念的冲突等等。举例来说,作为一个群体的我们的长辈,承担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的意识比我们强烈,家国情怀比我们浓重,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传统观念的积淀更为深厚,这些美德我们应该读懂并传承下去。长辈们的平等意识(男女平等、长幼平等、师生平等、社会分工平等)一般比我们淡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7天津卷作文“重读长辈这本书”作文讲评B5打印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