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优秀学生心理辅导案例研究【摘要】目前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已引起各方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教育,如对学习落后和品德不良的学生、对于优秀学生的教育。优秀学生群体是学生中的典型,起着一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教育好他们可以带动和鼓励班级成员积极向上,共同前进。【关键词】优秀生;研究;对策;思考忙了一个星期,又到久违的星期六了。星期六是我们教师特别是重点寄宿制学校教师身心最放松的日子。晚上,8点多钟,嘟嘟……电话铃有节奏地响了起来“你们班王小飞同学到现在还没有回来,是怎么回事?是否参加风筝比赛?”张主任急促声音传来。“我立刻了解情况,再回复你”,焦急、担心一古脑儿涌来,迅速查找随身所带班级通讯录,打了若干个电话,了解到王小飞确定参加了本校在清镇举行的风筝比赛,但其余学生已6点钟从学校返家。一位见到王小飞的同学反映,王小飞6点钟同他在学校分手时,说去总校找老乡一起回分校。于是又打电话落实该同学是否返校,可也没有。时间一点点过去,9:30分了,罗还没有回学校,主任下了最后命令:10点钟还没回去,立刻通知其家长。10点钟了,我犹豫再三,没有打电话通知家长,思想上激烈地斗争着:第一,该生成绩优秀,一直处于班级前10名,第二,该生责任心强、有管理能力,做为班级的劳动委员,整个劳动、值日、保洁、大扫除安排的井井有条、监督管理到位,每次班级的卫生评比都是最高分。第三,该生有组织能力、有组织纪律性、性格开朗。像这样的学生,按理不应该出这样的错误。所以认为他不会也不应该出什么事。第四,该生是面向全省的学生,家离省城很远,如果通知其父母,会有什么结果,可想而知,况且徒增父母的担心也帮不上什么忙。所以,决定如果该生明天上午还没有回学校再通知也不迟。基于这些考虑决定再等。又过了30分钟,王小飞终于有了消息,他已回分校了。心中的大石终于落下。第二天,主任非常严厉地批评了王小飞并按学校规定给予通报批评。我照常上课,故意没有找该生谈话,想用冷处理的办法,让他去反思,所以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又过了两天,刚上完课,王小飞主动来找我,“老师,您心情好不好有没有时间?我想找您谈谈,行吗?”“好吧”。于是我带他来到办公室,故意问:“你找我有什么事?现在可以说了”其实,我非常明白他来的目的,这正是我要的效果,让他自己意识到错误,主动来找我,这样教育的效果就达到了一半了。“老师,您骂我吧!否则我更难受。”是时候了,这是教育的最好时机。“老师为什么要骂你?!你今天能主动找老师,已经说明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知错认错,这一点老师还要表扬你。就几天前,你没有按学校规定时间返校的事,老师是这样想的: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非常懂事、有责任心、有组织纪律性的好学生,犯错误一定不是故意的,是疏忽了,是吗?人有的时候难免会疏忽,大人有时会如此,况且是你们小孩子呢。老师能理解,但理解不等于你做对了。老师要提醒你,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要打电话告诉老师,你知道所有老师、校领导多担心你吗?在家里,出去玩晚了没有回家要给父母打招呼,否则他们会担心,是吗同样,在学校也是如此呀,知道了吗?老师没有批评你,是因为主任已经批评你了,你已经知道自己的错误,心里很难过,此时,老师再批评你,你不是更难过吗?”讲到此,王小飞的眼睛红红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于是我马上故意玩笑似说:“‘雪上加霜的事情’老师是不做的,再说‘响鼓不用重槌’吗。认识错误并知道改正错误最重要,是吗,老师相信你以后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谢谢老师!”对待学生,批评不是目的,教育才是目的。这样的教育方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欣慰之余,不能不引起反思,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如何正确认识重点中学的优秀生特点,进而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对我们的优秀生进行教育,培养优秀生健全的人格?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对优秀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原因及教育对策做一些的实践和研究,认识如下:一、优秀生的一般心理特点优秀生一般是指那些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发展较好,品学兼优,可以作为学生学习、仿效的榜样的好学生。在一个班集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