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十天成为心算高手(一)|摩比周爷爷分享2015-05-25作者|周建新,摩比思维馆高级教研员,新浪五星教师,无论是摩比老师,还是学生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周爷爷,有二十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八年学前及竞赛数学教学经历,培养学员过千。本人愚钝,一点小小儿心算技术,整整折腾了我二十多年。其中,前十多年的时间都在研究史丰收计算法、指算法、数字心算以及符号式心算。最让我伤心的就是珠心算。但尽管心算能力超强,但难以变通。可每个班总有后十几个孩子怎么学也学不会。后来,深入研究心理学才知道这些心算法并不适合孩子学习。一般人知道珠心算与小学的算法相悖,却不知核心的原因。孩子数概念的形成原理是一一对应的,而珠心算以一当五,而且还以一当十,并不符合孩子的数概念的形成规律。珠心算加减一原来就有六个口诀,现在进行了改进,没有口诀,但加减一却有六种方式,孩子本来会算一些数的,而学了珠心算连加减一也不会了。孩子会的过程就是练,会加了要重新学减,难以变通,跟小学要求算法多样化严重相悖。只到十二年前,经过无数痛苦的煎熬之后,才意外地发现幼儿心算的秘密,“数有形,依形而算”,终于大获成功。从此,我班的小孩子不再依靠掰手指去计算了而且我的心算方法超级简单,会数数就会心算,连最弱的孩子也能学会。更让人惊奇的是,孩子不但会算,而且还能变通,会加就会减,会一位心算就会两位心算效果远远走出我的想象。现在,如果您在北京,一定可以参加摩比思维馆的十天计算班课程。这个课程,已经成为摩比的经典短期班。值得我欣慰的是,心算的价值远非于此。从超级神奇的心算上面,让我灵感不断。心算的系统化原理能让最弱的孩子学心算变成一件简单的事情,心算的哲学思想让孩子能够变通,会加就会减,心算的心理学原理同样应用于思维培养等等诸多方面。我用心算训练的原理去做孩子思维训练,果然与众不同,甚至搞得有点传奇。我做的思维训练教材,传到外地,成了密不外会的宝贝。我用心算的原理去做书法教学,叫坐标定位习字法,家长甚至说,我教书法比思维训练还好。心算短期内就可以让孩子不但会,而且很快为成为孩子们中的心算高手。但,这毕竟多是“术”的层面,真正让孩子智慧聪明,还得学点“道”。我一肚子学问,因为太忙,很长时间没有写点东西,不吐不快,憋死我了。你的回应是我续写的最大动力,哪怕顺手点个赞,要是转发,我可能会感动得泪流满面。周爷爷先谢过了!系列文章(一)一般人不知道的心算实用功能在小学阶段,计算的教学时间约占数学学科总时长的70%。如果解决了计算问题甚至培养出快速计算的能力,就可以节约出大量时间让孩子在数学王国和更多的学科里自由而充分地发展。客观地说,孩子在学前掌握基本的速算技能,才可以避开小学高年级不断加重的求知高峰期。事实上,在一般教学中大多数人并没能认识到快速计算的重要性,也就更不会想解决快速计算的问题!10以内、20以内的加减法是所有计算的基础,算不快它,那么以后进一步学习较大数位的加减法就快不了,以后学乘、学除,学混合计算还是慢。这种由基本计算慢而引起的慢慢吞吞的计算习惯会延续数年甚至数十年甚至有的人一辈子计算都慢。在小学六年时间里,仅为计算,老师和学生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又慢又错,错了改,再错再改,恶性循环。家长说这是马虎,难道根本问题是马虎吗?若到了高年级,再想解决计算问题,由于教学内容的增多,已显得无能为力,估计这时的孩子数学成绩差已不仅仅是计算问题了。计算问题就像一个巨大的包袱重重地压在弱小孩子的身躯上,这些头痛的计算问题,放在一般的学校里,很难得到解决。原因有两个:第一,普通老师根本没有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所以就不去关心它。第二,学校没有很好的教具和方法(多少年来就是那些小棒棒加上数数计算法)。用小棒棒做计算练习,一节课能练习几遍?几十个学生,发一遍再收一遍,然后再讲一遍,还有多少练习时间?有些老师怕麻烦,就不发这些东西,让孩子坐着听讲,孩子没有通过用手亲自触摸,能深该地理解吗?老师只教给孩子数数计算的方法,孩子就只学会了这种方法,每次计算都靠数数的方法去数出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