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神河镇中心小学陈双教材简析《妈妈的账单》是小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该单元课文的主题是“可贵的亲情和友情”,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这篇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看到儿子开出的账单,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说,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他的餐盘旁,同时给儿子留了一份总额为零,却满载着母爱的账单。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学习课文,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配合综合性学习,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情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可贵的亲情、友情”。首先在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应该学习三篇同一主题的课文,对于亲情就会有一定的体会,但由于讲课时间已定,我们前三篇精读课文没有上,也就没有给学生打下学习这篇课文的感情基调。其次由于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享受父爱、母爱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对父母亲的回报。另外由于本班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很少享受到父母给予他们的爱,一直幸福的生活在爸爸妈妈的身边,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望。再加上本篇课文蕴含的哲理较深奥,在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时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引导。课标要求课标对第二学段略读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根据课标要求和具体学情以及教材实际,学习这篇略读课文时,我将“账单”作为本课的切入点,以“账单”带动学生默读全文,引导学生在“读”中去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在“读”中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我确立本课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1、理解“芬尼、账单、款项、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这些词的意思。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4、学习默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疑问导读法、以读代讲法进行教学,力求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达到语言文字的品味与情感体会的有机结合,从而产生思想共鸣。在教学中,依据课文特点,主要采用激趣导入法,默读法,自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引导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结合2、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在了解账单的含义的基础上,以自主阅读、汇报交流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文本情境与生活情境的交互再现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导入课题。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歌,请同学们认真听听这首歌是赞美谁的?2、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相机揭示课题。是呀,妈妈——多么熟悉、多么亲切的两个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妈妈和他孩子之间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0课《妈妈的账单》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理解“账单”。什么是账单?你平时都见过哪些账单?5、学生自主交流,教师小结:这些记账或付账的单据就是账单。课文中《妈妈的账单》“账单”又指什么内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前的导读提示已经给我们提出了具体的阅读要求,我请一位同学读一读。1、出示阅读要求,指名读。(1)小彼得是怎样由不懂事变得懂事的?(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妈妈的账单为什么是0芬尼?(4)小彼得看见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过渡:有了阅读提示,我们的学习就有目标,有方向了。请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