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4分)温馨提示:1.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左边的项目填写清楚。2.第Ⅱ卷共10页,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12分)1.古诗文默写。(7分)(1)将军百战死,。(《木兰诗》)(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4),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5)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6),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7)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2.名著阅读。(5分)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Ⅱ卷第1页(共10页)得分评卷人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读初中后,我不再迷恋连环画、动画片;不再满足于童话带给我的欢乐,于是瞄上了“大部头”。①我时而游览花果山,行走女儿国,看孙悟空斩妖除魔;②时而漂弋海上,独闯荒岛,看鲁滨逊智救“星期五”;③。名著成了我的良师益友。(1)根据画线句子内容任选一句写出作品名称及作者姓名。(作品与作者必须对应)作品作者(2分)(2)联系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表现某一名著的内容。(3分)二、古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3~4题。(5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3.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的“争”字为人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2分)4.诗的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景,试用自己的话把它形象地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Ⅱ卷第2页(共10页)得分评卷人(二)阅读下文,完成5~7题。(7分)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会意:(2)造饮辄尽造:(3)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晏如: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7.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不知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有五棵柳树,就称他为五柳先生。由此可知,此文是为一个不知名姓的隐士写的传记。B.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因为他读书的目的是追求精神的愉悦和安慰,这既是一种读书态度,也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C.从文中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D.本文在写作上多用否定句,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以及对高洁志趣和独特人格的坚持,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6分)陈蕃①扫除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②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Ⅱ卷第3页(共10页)(选自范晔《后汉书·陈蕃传》)【注】①陈蕃:东汉人。官至太尉、太傅,封高阳侯。为人刚正不阿,崇尚气节。②孺子:小子,儿童的通称。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尝闲处一室尝:(2)甚奇之奇: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10.陈蕃胸有大志却不愿做身边的小事,你该如何劝说他?(2分)三、...